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国产中文字幕视频,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免费午夜福利院

      1. <object id="hdef9"></object>

        
        

          小學美術教學中需要養(yǎng)成的幾種習慣

          作者: 文/王麗芳 來源:科技信息報今日文教周刊 6。27 7版 更新:2011-07-10 19:18

           

                      

          小學美術教學中需要養(yǎng)成的幾種習慣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辛店中心小學      王麗芳

           

          小學階段是各種習慣培養(yǎng)的黃金時期,只有抓好小學階段才能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幾種習慣是小學階段必須培養(yǎng)的:

          一、觀察能力是學習美術所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它在學習美術所需的諸多能力中占首位。美術是一門腦、手協(xié)調(diào)的造型藝術,是以觀察為基礎的?床怀鰜,當然也畫不出來。在美術教學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進行臨摹訓練時,不僅能夠把美術作品完整臨摹下來,而且畫的惟妙惟肖,可是一上到寫生課時,他們就感到束手無策,表現(xiàn)令人不敢恭維,更別說默畫練習與創(chuàng)作了。有的教師認為這是由于學生的美術基本功不扎實、造型能力差所造成的。其實這只是一個原因,究其根本是由于缺乏觀察能力所導致的。不具備觀察能力,就不可能在美術這門學科上有所發(fā)展。

          觀察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通過后天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引導而獲得,作為美術教師有責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那么怎樣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性、有計劃的視知覺活動。在觀察事物時,如果目的不明確,學生往往會只顧細節(jié)而忽略整體,把握不住主次。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清楚觀察的目的、觀察的對象,然后進行有分析地觀察或帶有思考問題去觀察事物,把學生的盲目選擇變?yōu)橛心康男缘挠^察。通過正確有效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在觀察中找出規(guī)律和特征。同時在觀察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到細致觀察的重要性,還要教育學生懂得只有勤于觀察、善于觀察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認識,有所提高,有所獲得,以激勵學生觀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讓學生在觀察中學會思考與分析,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來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習慣,鼓勵他們多看、多問、多想,只有帶著問題去觀察,才能得到新的收獲。在與人的交往中注意觀察人的言談舉止、喜怒哀樂;走在馬路上要注意觀察來往的汽車,行人以及街道兩旁的高樓大廈;到商店購物的時候注意貨物的擺放,把學生無意識的觀察變?yōu)橛幸庾R的觀察。當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觀察習慣后,就會主動地觀察身邊的一切事物,并把觀察到的信息進行積累儲存,成為創(chuàng)作的素材。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功之一。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研究某種事物、獲得某種事物或接近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它推動人去尋求知識,擴大眼界、深入研究的一系列活動。作為美術教師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nèi)容呈現(xiàn)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zhuǎn)化成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所以在觀察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興趣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學生如果對美術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他就會不厭其煩地去觀察繪畫,這一過程直接促進了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

          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呢?總體來說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由淺到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對小學生來說注意引導培養(yǎng)學生觀察學習與生活方面的興趣愛好,總而言之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設法引起學生的興趣,產(chǎn)生好奇心,即產(chǎn)生強烈的要了解形式美感的愿望。學生的興趣一部分是由自身審美素質(zhì)自發(fā)的,但大部分則需要教師優(yōu)化教學形式誘導引發(fā)的,這是美術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方面。

          、繪畫中用發(fā)散思維的方式去想象

          在教學中,每一節(jié)課先不急于完成作業(yè),而應圍繞每節(jié)課的內(nèi)容,盡可能多的去設想,比數(shù)量,看誰的想法最多,最有獨到之處。如四年級《鞋的設計》一課,先安排10分鐘讓學生大膽想象畫出各種不同功能的鞋的草圖,有的學生一口氣畫出五、六種,有的畫出三、四個,無論多與少,此時學生想象的閘門已打開,毫無顧忌的畫所見、所想、所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步完成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又如裝飾畫中畫樹,他可以畫出春天的綠樹,秋天的紅樹,那么可以不可以畫出蘭樹、黑樹呢?通過引導學生從光的角度看,從裝飾寓意手法表現(xiàn),學生明白了,只要畫面需要,什么顏色都可以去畫,以此類推,學生敢于用多種手法表現(xiàn)事物,表現(xiàn)內(nèi)心的情感。事實說明:發(fā)散性思維對擺脫習慣性思維的束縛很有益處。

          三、學生認真作畫的習慣

          畫畫的態(tài)度至關重要,剛開始繪畫時一定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去認真的對待繪畫。教師要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認真仔細的畫。如哪個學生畫得好獲得的作業(yè)質(zhì)量獎章就多,期中總結中及時表彰,同時對每一次有進步的學生及時表揚。

          只要抓住這三點,小學階段的美術學習也就事半功倍了。

          手機版
          http://e.zhwjw.net/
            網(wǎng)友關注
          • 課題研究
          • 文教視點
          • 新聞資訊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

          QQ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