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翼城縣匯豐學校 張麗麗
如何實現英語課堂上鞏固拓展、知識遷移呢?本文談談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做法。
一、訓練鞏固,達成目標。能筆頭運用文本中的核心詞匯是當堂課要完成的主要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記憶和運用文本中的重點詞匯和句型,緊扣知識目標,精心設計能體現所學重難點及功能句的鞏固練習,了解課堂教學效果和掌握學生的目標達成情況,及時反饋矯正,做到檢測是手段,矯正是目的,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例如:1、我的弟弟要成為一名醫(yī)生。 My brother _____ _____ _____(be) a doctor.
二、作業(yè)拓展,提升能力。作業(yè)布置力求設計新穎、獨特和具有吸引力。例如復述語篇、背誦并默寫某些精彩的片段、圍繞語篇進行書面表達寫作訓練、閱讀訓練或練習冊上的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訓練等。同時要考慮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盡可能多的自主型作業(yè),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完成不同難度和不同數量作業(yè)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如可將作業(yè)分成Task A、Task B、Task C三類:“Task A”為比較簡單的鞏固性作業(yè);“Task B”在難度和要求上略高;“Task C”則偏重于理解、想象和運用。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選擇“Task”類型,從而使優(yōu)等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后進生“吃得了”。教師一定要結合不同版本教材的編排特點,整合教材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并改造教材中設計好的內容,創(chuàng)新任務鏈教學設計,提高教材駕馭能力,更好地體現“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匯豐學校校長說,教學模式是為教師進行課前教學設計和師生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而構建的課堂基本結構。但是如果授課教師不考慮課型特點、師生的個性特征和文本特點,每一節(jié)課都使用相同的教學模式甚至相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則會導致教學活動的教條化,還會阻礙教師駕馭能力的發(fā)展。比如在一節(jié)課中,2a的聽力是1b話題的鞏固和提高,除了重現本單元所學的表示衣物的單詞外,又復習了前面所學的表示顏色的單詞,學生辨認衣物的同時還要辨認衣物的顏色、形狀和大小,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有點難度,因此,聽前嘗試描述圖片降低了聽的難度。
三、問題展示,合作釋疑
此環(huán)節(jié)是解疑,是小組代表提出并大膽講出自己的問題、觀點與看法、講解并解答教師和同學的疑難、得到全班同學積極評判、得到同伴欣賞、體驗成功感的時刻。教師要認真梳理各小組的問題,做學生的好幫手;要悉心組織課堂,發(fā)展小組代表的提問能力,鼓勵學生在快樂中參與,在自信中成長。最重要的是,教師不要包辦代替,而要多欣賞學生思維的不同,以激發(fā)學生提問的興趣。要適時引入競爭機制,開展小組競賽,采用小組捆綁評價方式,形成小組共同體,從而調動不同小組間學生解答疑難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互幫互學的良好學習風氣。
一定要讓全班各小組都有提出疑問的機會、質疑的勇氣和發(fā)言的權力,充分挖掘學生們的“巧招妙計”。讓學生在釋疑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在語篇的疑難、內容及觀點的提問中引發(fā)討論和爭論。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站內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