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漢源縣第一中學 黃 榮
生物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圖文并茂,以圖代文。對于西部偏遠山區(qū)中學來說,由于教學硬件設施不能達到要求,,生物教學實驗不能開設。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若能靈活多樣的利用插圖教學,可使生物課教學變得既輕松又活潑。不僅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而且大大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下面介紹幾種方法,供大家一起探討。
一、剪拼插圖,激發(fā)興趣。
這一方法特別適用于初中學生,能使他們在游戲中學到知識,激發(fā)學習生物的興趣。如在教授“人體消化系統(tǒng)各部分的名稱”這一知識時,教師首先將已準備好的書中彩圖的復制圖發(fā)給學生,在作簡要的知識介紹之后,便讓學生邊剪邊記住圖中的結構和名稱,再讓學生自己進行拼接或讓學生上黑板完成拼接;蚪處熓孪葘⒁鸭艉貌鍒D的各結構分發(fā)給學生,然后教師分別說出插圖中各結構的名稱,讓拿著該結構圖的同學站起來,最后站起來的同學一起將各結構圖拼接成一幅完整的插圖。生物教材中教師可運用此法進行教學的插圖還有很多,運用這種游戲式的教學法,可將死板的插圖教學變得既輕松又活潑。
二、運用貼圖,訓練思維。
在講生物進化時,可以將各類生物及其代表物種繪制成圖,邊復習各類生物的主要特征,邊將其貼在相應的進化樹的位置上。這樣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形象的讓學生理解了生物的進化順序,了解了各類生物在進化中的地位,有利于對知識的記憶。
三、描繪插圖,訓練想象力。
生物插圖多是單角度一維的,缺乏空間感和實物感,使學生很難理解插圖中各結構之間的位置關系,而且生物插圖在描述生物體的結構時又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師要充分運用實物、模型、標本等進行直觀培訓,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空間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正面插圖想像反面和側面,利用插圖逆向想像實物等學習方法。如在講解人體血液循環(huán)模式圖時,要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在頭腦里要有血液在立體結構的血管中周而復始的運輸?shù)那榫埃處熢谝龑r配合相應的手勢讓學生眼前似乎看到心臟的搏動,從而有利于對這部分較枯燥的知識的理解!
四、比較插圖,引發(fā)聯(lián)想。
通過插圖的比較,可使學生對插圖的學習更為精確。如比較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血管圖,聯(lián)系其生理功能、位置、特點,使學生能真正的體會到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比較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和鳥類等動物的四種心臟板圖,引導學生通過結構的不同聯(lián)想到其演化過程以及高低等之分等。
五、利用插圖的卡通效果,理解生理作用。
在講解人體的三道防線時書中的幾幅卡通畫形象的描述了各防線的作用,教師在引導學生看圖的同時,加以一定的點撥學生必然能夠很快掌握。這樣比干癟的講解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并且記憶的效果更佳!
六、運用插圖,形象記憶。
插圖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教師經常訓練學生讀圖、析圖、默圖、模圖、拼圖,可培養(yǎng)學生對插圖的直觀感受能力,從而增加學生的形象記憶能力,從而不感覺到知識的枯燥無味。
作者簡介
黃榮,男,1975年4月出生,四川省漢源縣第一中學教師。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站內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