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生體育教學中的幾種誘導
湖南省特教中等專業(yè)學校 譚振華
摘 要 體育誘導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并不陌生,但在盲生體育教學中如何運用則是一個新的課題。
關鍵詞 盲生體育教學 語言誘導 動作誘導 同伴誘導
誘導,英文名稱(induction),科技名定義有兩種,一是指胚胎中的一個區(qū)域影響另一個區(qū)域,使其沿一條新途徑進行分化;二是指某些環(huán)境因子的刺激使基因或操縱子進入轉(zhuǎn)錄狀態(tài)。而誘導一詞在語言學、物理學、生理學等其他方面均有這廣泛的應用。在盲生體育教學中,誘導概念也遠遠超出了作為一種練習方法所具有的原始內(nèi)涵,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思想,更是一種教學藝術。
1、語言誘導
聽覺是視障學生感知外界和補償視覺缺陷的主要途徑。因此,語言是盲生最直接、可靠的信號之一,是盲生進行思想交流的有效工具。體育教學中,組織教學、傳授體育知識技能、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都離不開語言。語言準確、精煉、流暢、風趣、幽默、具體形象是盲校教師的基本功,能直接提高教學效果,充分調(diào)動盲生的學習積極性。語言誘導即語言的引導、勸誘、教導,是將要學習的技術動作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激發(fā)其練習的欲望,使技術動作在盲生大腦中初步建立一個形象概念的過程。
1.1激發(fā)盲生濃厚興趣的誘導。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就是說學生首先要有學習知識、掌握本領的主觀愿望,教師才能予以啟發(fā)。如何使盲生有“憤”、“ 悱”的內(nèi)在要求,教師應在教學方法上多作文章。在課的引入部分,由于盲生視覺很差(或沒有視覺),不能對新的物體正確認識,如果能合理運用語言誘導,達到此目的,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半。例如,在上技巧的第一次肩肘倒立課前,先講椅子的構造和穩(wěn)定性;又如,在上技巧的第一次前滾翻課前,先講球體為什么滾得快、遠,引導盲生進入日常生活中接觸已經(jīng)熟悉物體想像。那么盲生躍躍欲試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學習的興趣將會越來越濃。
1.2掌握動作概念時的誘導。講解動作概念實際上是一種語言誘導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要通過語言形象描述實際來增強盲生的自信心。例如:在立定跳遠教學中,可先給盲生一個計算遠度公式:腿長+彈跳力=立定跳遠成績。然后讓其通過實際測量得出自己的理論立定跳遠成績。實踐證明90%以上的學生立定跳遠成績不僅超過了及格線,而且接近了良好甚至時優(yōu)秀。
1.3掌握技術動作時的誘導。體育教師的講解應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力求言簡易通,生動形象,把知識性和趣味性有機結(jié)合起來。主要方法有:一是把講解的內(nèi)容用幾個句或幾個字話表達出來,做到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記憶即歸納法;二是引導盲生獨立思考問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三是運用正誤對比法。
2動作誘導
盲生的視覺表象缺乏,特別是先天盲的學生,根本沒有表象,他們對有形物體的認識很困難,盲生使用的文字為盲文,文化學習只能通過觸摸小點來識別文字。觸覺是膚覺的一種,盲生借助觸覺,也能正確認識有形物體。為了使盲生掌握技術動作所采取的一系列過渡性練習叫誘導練習。利用誘導練習來掌握技術動作的過程叫動作誘導。它是利用在動作結(jié)構、肌肉用力順序較相似簡單的所學動作,來引導刺激學生的本體感受器,使其感知身體的空間位置、姿勢以及身體各部位的運動,適用于掌握有一定技術難度的學習方法。
2.1示范動作的誘導。講解是對觸摸示范動作的說明,是對學習過程的誘導。觸摸示范是對講解內(nèi)容的直觀體現(xiàn),是對講解動作的展示,是形象動作向具體動作轉(zhuǎn)化的過程。觸摸示范結(jié)合能夠?qū)幼鞯母拍睢⒎椒ㄗ鬟M一步的理解。二者彼此誘導,相互促進。
2.2相關動作的誘導。相關動作是指與所學動作在結(jié)構,用力順序等方面較相似的動作,它的特點是難度小,易完成,是所學動作的過渡性練習。如立定跳遠時要了解場地形狀以及是否有障礙物、輕重量投擲等。
2.3慢動作模仿的誘導。慢動作的分解動作太多是簡單的,熟悉的,慢動作模仿適用于初學某一技術動作(包括教師的示范和盲生的模仿),且該技術動作有一定難度或?qū)W生協(xié)調(diào)性較差。教學中為了使蹲踞式跳遠更形象地示范于盲生,可采用雙手俯臥在體操墊上,兩腿用力向前做蹲踞式分解觸摸示范或兩臂掛在雙杠做踏跳、騰空、落地姿勢觸摸。
2.4手把手的誘導。在學習或糾正某些協(xié)調(diào)性較高的動作時,可以手把手的牽拉、引導,使其完成動作。如在做第八廣播體操第二節(jié)擴胸運動時:第一拍、兩手握拳(拳心向下),兩臂經(jīng)前胸平屈后振;第二拍、兩臂經(jīng)前伸直(拳心相對)至側(cè)舉后振,第三拍、兩臂經(jīng)前擊掌,接著左腳左跨成左弓步,同時兩手握拳成臂胸前平屈,左手臂(拳心相后),右臂側(cè)舉(拳心向前)后振,頭右轉(zhuǎn),眼看右方;第四拍、還原成直立。糾正路線、方向以及做法。此時如果能采用手把手的誘導練習,則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同伴誘導
同伴誘導是指同伴在練習中優(yōu)美動作對其潛移默化的影響、刺激,從而產(chǎn)生一種向上的、追求努力完成動作的欲望。它對培養(yǎng)盲生不怕挫折、用于挑戰(zhàn)困難等良好品質(zhì)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練習中,盲生掌握動作有快慢之別、優(yōu)劣之分,這種差別就形成了同伴間的相互影響,即同伴間的誘導,由于視力的缺陷可能出現(xiàn)孤僻自卑、自私消沉、感情脆弱、自暴自棄,這種誘導有利有弊,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鼓勵盲生不要氣餒,繼續(xù)努力;對于動作較好的盲生,要不斷提出要求,增加難度,防止驕傲自滿。在動作練習一定時間后,要有意識地讓動作較好的盲生做示范,教師給予講解、評定。
在運用中,要盡可能調(diào)動盲生的積極性,不要過分地保護他們,應該有一定程度地放手,使他們能夠勇敢地去嘗試,同時要注意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了解場地、減少障礙,加強安全措施,按照盲生教學規(guī)律辦事,盡可能防止盲目蠻干,提高課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趙錫安等 殘疾人體育指南(M)華夏出版社 1994
2. 余壽祥 視障學生興趣活動與實踐(M)中國盲文出版社 2006
3. 吳志超等 現(xiàn)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
4. 張貴敏 田徑運動教程(M)人民體育出版社發(fā)行 1999
5. 孟先林等 體操(M)全國高等院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圃囉媒滩 廣西出版社 1995
6. 周紹忠等 體育心理學(M)全國高等院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圃囉媒滩 廣西出版社 1995
7. 白晉湘 學校體育學(M)高等師范院校專科體育教育專業(yè)課程 湖南師大出版社 1998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