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国产中文字幕视频,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免费午夜福利院

      1. <object id="hdef9"></object>

        
        

          增添課堂情趣 激發(fā)學習興趣

          作者: 張志林 來源:今日文教A6版 更新:2010-06-02 19:36

          增添課堂情趣   激發(fā)學習興趣

          文/張志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數學教學如何走出枯燥乏味的窠臼,增添生動活潑的情趣,使學生由“愛學”數學到“學會”數學,進而“會學”數學,應當成為每一位小學數學老師著力解決的課題。下面,結合我個人多年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將有趣的故事引入教學

          小學生,喜歡聽生動有趣的故事,教學中,如果能夠結合教學實際,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一定會大受歡迎,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多年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注意搜集、編寫一些趣味性很強的故事,大大提升了數學課堂的吸引力。例如:我在講圓周率時,為了加深學生們對圓周率數值的印象,我向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教書先生,喜歡喝酒,每次總是給學生留道題,就到私塾的后山上找山上的老和尚喝酒。這天,他給學生留了道題,要求把圓周率背到小數點后22位,布置完作業(yè)自己又提壺酒到山上的寺廟里去了。要背這么多數位,不好背呀!其中有個聰明的學生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把圓周率編了打油詩:“山間一寺一壺酒,爾溜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溜爾溜!逼鋵嵕褪3.1415926535897932384626的諧音。先生一回來,全班學生居然都把這個給背了下來,他很是奇怪。仔細詢問了一下,才明白是一位學生把他喜歡溜出去喝酒的事情編成了打油詩,用這種辦法教同班同學巧妙地來記圓周率。老師不僅沒有責怪這位學生,反而夸獎他肯動腦筋,是個聰明的孩子。

          這個故事一講,學生們笑出了聲,同時也把圓周率的數值深深印在了腦中。

          二、讓學生親自動手

          親自動手,一定會有所發(fā)現。將數學課上成制作課、實驗課,這是我多年從事數學教學的感悟之一。教學中,我盡可能地通過讓學生做教具、做實驗等辦法,自主探討、尋求答案。例如,在講授長方體的表面積這一內容時,我讓每位學生自己用紙板制作長方體教具,標出長、寬、高,然后用剪刀將6個面剪下來,再將6個面按照面積相同分成3組,學生領悟出其實只要把相對的三個面的面積加起來乘以2就等于長方體展開后的表面積,而相對的三個面長、寬之間也有關聯。最終通過啟發(fā),學生們概括出長方體的表面積等于長方體中共有一個頂點的三個面面積之和的2倍,用公式表示為:長方體的表面積(S)=【長(L)*寬(M)+長(L)*高(H)+ 寬(M)*高(H)】*2。

          三、激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數學是啟迪智慧的學科。創(chuàng)新思維,能夠找到解決數學問題的最新途徑、最佳途徑,是衡量一個人數學才能的重要體現。教學中,我往往不急于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讓他們開動腦筋尋找解決辦法,再通過討論、比較,看誰的辦法最新穎、最簡便、最巧妙。對于善于打破常規(guī)思維,能夠給出新辦法的學生我對他大加贊賞,讓學生倍受鼓舞。在批閱學生數學作業(yè)時,我也不局限于打錯對號、畫小紅花,而是更多采用評語形式,對解題有獨到之處的學生進行鼓勵。例如:“第6道應用題,你用的辦法簡單、獨特,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四、把課堂搬到戶外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總是把數學課放到教室里,時間長了難免有些沉悶。教學中,我注意把一些生活體驗性強的課程放到室外,操場上、田地邊、市場上都成了學習數學的課堂,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例如,在學習“相遇問題”時,為幫助學生理解“同時”、“兩地”、“相向而行”、“相遇”等概念,我把學生領到操場里,讓他們站成兩排,要求他們按照老師的指令實際走一走,學生在走走停停中很快理解了這些概念,再回到課堂上講解“相遇問題”時,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在教授“自行車問題”時,學生對于自行車車輪轉動一圈所走過的距離與前后輪齒輪數的關系總是弄不明白,我再次把課堂搬到操場,讓學生分成機組,由學生代表推著自行車行走,通過數齒輪數、量行走距離,感悟知識點,學生們很快接受了書本上的知識。此外,我時常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計算自家屋子的面積、估算家里存糧的重量、計算存款利息,凡和課堂內容有關的,我都盡可能讓學生親身體驗,將課堂向室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學生們不僅感到了數學的實用性,而且覺得學習數學輕松、實在、有趣。

          (作者系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qū)黑龍口鎮(zhèn)瀟翔希望小學教師)

          手機版
          http://e.zhwjw.net/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系、網站內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

          QQ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