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中歷史復習試卷的講評
作者: 田志麗 來源:今日文教2018、10、30、11版 更新:2018-10-30 08:59
山西省翼城縣里砦初中 田志麗
說到試卷講評或者平日測試階段,這已經(jīng)是最常見的課型。通過試卷講評,不僅要讓學生對階段性復習進行自我診斷,而且要在試卷講評過程中以自己為本,滲透三維目標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一、把握講評重點
在講評之前,教師應先把題做一遍,再次了解一下試題考查的內(nèi)容,體會試題的難度,注意題目的細微變化,注意題目考察的方向和意圖、這樣才能在講評時將答案做得更準確,從而在復習時對此知識點重點強調(diào)。
在講評之前,根據(jù)學生知識現(xiàn)狀和能力水平,精心找到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方法。針對出錯多的題目應重點講評,要找出答題失誤的關節(jié)點,問問學生為什么會出錯,是什么原因,透徹分析,解題糾錯,防止類似錯誤發(fā)生。
二、總結(jié)歸納技巧
講評試題不僅要給學生正確的答案,更要重視對解題思維、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講解,這樣才有利于今后教學的深化和擴展。而針對選擇題,除交給學生找出題干(也就是關鍵詞)以外,應該將四個選項一一排除,比如除正確的選項還能怎么問,其它三個錯誤的可以怎么問,這樣一題多做。如:歷史老師在介紹我國一處早期文化遺址時,提到“長江流域”、“水稻”“干欄式房屋”。此文化遺址最有可能是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C、河姆渡遺址D、半坡遺址
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基礎知識。根據(jù)題干提示信息,可知考查的原始居民具有了農(nóng)耕文明的特征。種植水稻,說明出現(xiàn)了原始的農(nóng)業(yè);建造干欄式房屋,說明過上了定居生活。這樣可排除A和B,而半坡遺址在陜西省西安市,位于黃河流域。只有河姆渡遺址在浙江余姚縣,位于長江流域,由于自然環(huán)境因素,住干欄式房屋,既通風又防潮。答案C。除了答案,剩下的選項可以重新設問,這樣一題變四題,同時讓學生批注在試卷上以便再次復習時有用。
針對圖片題和材料題,它們同屬于材料類型,將其歸為材料,有的雖材料不一樣,但都是問同一個知識點,老師可以把這些總結(jié)歸納在一起,也是一個知識多種問法。
三、做好圖片試題
說到圖片,如何更好地解答帶有圖片的歷史試題呢?我們首先要分析圖片在試題中發(fā)揮的作用,根據(jù)圖片的不同作用來尋找解題方法和技巧。命題者在命題過程中都是根據(jù)自己的命題意圖來選擇圖片的。圖片在試題中的作用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輔助型作用,這樣的圖片在試題中涉及到的歷史知識形象化的思維,用圖片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第二類是題干型作用,這樣的圖片直接被命題者作為題干使用,所有信息都包含在中。如我們在縣初中學生解答這樣的圖片型題目,一要認真觀察圖片,二要閱讀選項按要求回答的問題,三要觀察圖片,找出圖片中與題目相關的有價值的信息,比如包括圖片中出現(xiàn)的服裝、用品、文字等,找準有價值的信息,予以解題。
尤其對于后面的啟示、或者個人看法等,要平日積累,交給學生方法,它穿插在材料及探究題內(nèi),教師要給學生總結(jié)歸類匯總。如:關于變法和改革,對外關系,評價歷史人物,科技成就,林則徐禁煙,香港澳門回歸,臺灣問題,所有戰(zhàn)爭,資本主義的幾次改革,三次科技革命,經(jīng)濟發(fā)展,國際形勢等等。
總之,通過備好講評課教案,讓學生知識鞏固,思維開放,能力提高,為提高我校初中歷史中考成績打下基礎。 (編輯:紅研)
免責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
中華文教網(wǎng)weimi588.com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中華文教網(wǎng)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在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中華文教網(wǎng)(weimi588.com)違反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
中華文教網(wǎng)部分文章未注明出處和轉(zhuǎn)載的,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