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志慧
化學用語是中學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向學生傳播化學知識的媒介,是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時也是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的一種手段。化學教師如何深入理解化學用語的概念內涵,是實現雙基教學的關鍵。
一、化學用語的分類和構成
在中學化學中,化學用語主要包括化學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化學圖式四個部分。它是按現行中學化學課本知識體系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入的。在初中階段初步形成體系,在高中階段得到充分提高。
1.化學符號主要包括:元素符號、離子符號、同位素符號、電子式、根式。
2.化學式主要包括:分子式、結構式、示性式、同分異構式、用氫鍵表示的化合物等。
3.化學方程式主要包括:化學方程式、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電離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可逆反應方程式、鹽類水解反應方程式等。
4.化學圖式主要包括,化合物的分子圖式、原子結構示意圖、離子結構示意圖、原子和離子的軌道表示式、共價分子軌道表示式、電子排布式、電子云圖、晶體結構圖等。
二、在化學用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對于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學生過去從沒接觸過,往往感覺枯燥無味,認為記元素符號是一種“苦差事”。教師不妨為了分散難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要從“緒言”一節(jié)開始,就有選擇地給出一些元素符號和一些物質的化學式。例如:銀白色金屬鎂帶,點燃后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白色粉末狀物質氧化鎂。在課本中用文字表示如下:鎂+氧氣氧化鎂 在教學中可告知學生:在化學中,鎂用符號Mg表示,氧氣用符號O2表示,氧化鎂用MgO表示。那么這個化學變化就可表示為:Mg+O2MgO(這里不要求配平),并說明這種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是一種國際通用的化學書面語言。這樣,從一開始學習化學就滲透化學用語,學生容易接受,不吃力,反而很感興趣。
2.在集中學習元素符號時,可以在已經熟悉部分元素符號的基礎上,把中學常用的27種元素中最常見的17種元素編成三句韻律語:碳C氫H氧O氮N氯Cl硫S磷P,鉀K鈣Ca鈉Na鎂Mg鋁Al鐵Fe鋅Zn,再加三個銅Cu汞Hg銀Ag。然后每節(jié)課抽出5分鐘默寫幾個元素符號和化學式,同時把易混淆的元素如:H和He,Al和Cl,Mg和Hg,Hg和Ag等穿插進去,使學生在變式練習中加深記憶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
隨著知識的積累,要求學生每見到一個物質的化學式,就要說出它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這種在起始課就開始滲透化學用語的教學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為后面學習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含義奠定了基礎。
(作者:湖南龍山縣皇倉中學)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系、網站內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