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別永進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如何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是一個探討已久,而又言猶未盡的課題。教無定法,教有多法。為改變政治課教師教條條,學生背條條,考試考條條,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課引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我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摸索,把“說”引向政治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許多名家都重視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我國著名學者、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聽說讀寫四個字中間,說最為基本!钡珡哪壳暗慕虒W現(xiàn)狀來看,最被忽視的就是“說”的訓練。
其實,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不單純是語文教師的事,各科教師都應通力協(xié)作,共同挑起此大任。然而,“說”這種能力的訓練,在教師與學生中并未得到重視,從教師的心態(tài)上看,認為“說”會拖長時間,影響教學進度。久而久之,說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學實踐證明,在政治課教學中重視“說”的訓練,有利于學生“聽”、“思”、“析”能力的鍛煉!罢f”對學生的思維力、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分析力、概括和綜合力、聯(lián)想和想象力都有補益。
為提高學生“說”的能力,我經多年的探索,總結出多種訓練方法,主要有:
(一)三分鐘演講活動(或稱主持人節(jié)目)。這項活動放在每節(jié)政治課開講前三分鐘進行,這是個固定節(jié)目。演講的順序是按學生學號為序,演講者事先可略作準備,根據(jù)具體要求確定內容,擬一個提綱,或寫個演講稿,演講內容可根據(jù)課本內容或當前的熱門話題,提出問題讓大家答辯。此形式學生取名為“記者招待會”、“答記者問”。實踐證明,演講能彌補課本內容的欠缺,使之從課堂引向課外、聯(lián)系實際、與其他學科縱橫延伸,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開拓了學生視野。同時,還擴大了閱讀容量,多方面獲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顯著的。再有,演講不僅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話能力,而且能促進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
(二)新聞發(fā)布活動。此項活動每節(jié)政治課都進行,事先由學生準備,在打預備鈴后的二分鐘內,由兩位同學(一位講國內新聞,一位講國際新聞)向全班同學發(fā)布近一二天內發(fā)生的國內、國際重大時事政治。學生在收集新聞時首先強調一個“新”,其次是“大”,再兼顧“地方新聞”。學生對新聞發(fā)布活動很感興趣,從開學第一天起到學期結束從未間斷過,而且又十分認真。
(三)鄉(xiāng)情國情教育活動。此項活動的時間放在每周的最后一節(jié)政治課上進行。資料全由學生去尋找或編寫,尋找資料的原則,一般是由近及遠、就地取材,可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可信度強、有真實感。
(五)辯論活動。辯論是一個更高層次的“說”訓練形式,是在前幾種“說”基礎上的綜合應用。因為在辯論前固然要有充分的準備,然而在辯論過程中,要邊聽對方的話,邊歸納要點,然后運用自己的知識來確立自己的辯論內容。這一切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的,辯論時雙方思維均處于最緊張、最活躍的狀態(tài)。這樣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現(xiàn)場應變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會得到鍛煉和發(fā)展。實踐證明,辯論活動是學生“說”訓練的最高層次,也是一種極好的鍛煉機會。
據(jù)幾年來的跟蹤調查,經我們在政治課上“說”訓練過的學生,他們的知識面寬、思維敏捷、能說會道、能言善辯。據(jù)測試表明,“說”在人的素質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說最為基本!
(作者單位:山東省安丘市東埠中學)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