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成縣化埡農中 安寧
自學能力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獨立地進行學習的一種能力。大綱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他們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鸩脚囵B(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睘榱碎_發(fā)學生的智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其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我們必須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人樂于接觸、認識某事物,并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一種積極意識傾向。它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激勵學生用心去鉆研、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產生愉快緊張的情緒和主動的意志努力狀態(tài),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時,教師因勢利導,激起他們自學的欲望和興趣,所以,在指導學生自學課文是,我強調學生要一邊讀一邊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學會設疑,釋疑。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以讀激情,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去自學課文。只有帶學生進入課文所講的境界中,才能引起他們自學的興趣。只有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以讀激情,才能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去自學課文。
二、培養(yǎng)自學的習慣
大綱指出:“教師要按照各個年級的教學要求,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書、認真思考的習慣,預習和復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yè)和檢查作業(yè)的習慣,看書報和聽廣播的習慣,勤動筆的習慣。因此,我常跟學生講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習慣的好處,讓他們明確要培養(yǎng)哪此好的自學習慣,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納入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中,貫穿于平時聽說讀寫訓練之中,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細心培養(yǎng)并持之以恒,直到學生養(yǎng)成好的自學習慣。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書,認真思考的習慣,我要求學生讀書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其中,“心到”是指集中注意力,邊讀邊想!笆值健眲t要求學生勤查工具書,邊讀書邊圈圈點點,寫寫劃劃,作摘抄或做筆記等。在教學過程中,我著力指導學生去認真讀書,邊讀邊想。
三、提高學生對自學的認識
自學“說到底它是不依賴于他人,無需外界力量幫助的自我學習,是獨立自主的主觀能動的學習形式!倍鴮τ谡Z文科來說,這種能力就是自讀,自作文,自練聽說,主動學習等能力的綜合。以前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法已不適應時代的要求。為提高學生認識,改變學習方法,我們讓學生討論“講授法”的利弊;卮鹁C合起來有三種:①優(yōu)生認為:這種方法可以,但束縛了他們的思維,老師替他們說了,自己得不到鍛煉;②中等生認為:雖然學到了一點知識,但記憶不牢;③差生認為:聽不懂,沒興趣。通過討論,引導學生萌發(fā)自學愿望,他們認識到: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為了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學會自學。
四、教師要樹立學生自學的信心
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在堂上“你講我聽”的思想束搏,在課堂上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要求學生查字典,解決字、詞、句、篇的一些問題,閱讀相關的課外書,補充一些必要的知識。還讓他們自己去分析課文,理解課文,提出問題,再從反復的讀書中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看書,積極動腦思考。在課堂上,對可講可不講而學生通過自學能解決的問題堅決不講,讓學生自學解決;對學生自學尚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適當加以引導,扶一扶,讓其通過自學解決。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人人動手、動口、動目、動腦。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對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學生,及時加以肯定、表揚,讓他們把成功的喜悅變成自學的動力,牢固地確立起自學的信心。
五、教師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
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的能力,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適時地把“鑰匙”——自學的方法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手執(zhí)鑰匙,去打開語文的知識大門,讀懂各類文章。讓學生明確:讀寫事的文章時,應住抓事情的經過這一重點去品詞品句,精讀有關片段,弄懂課文。有的課文各段內容的寫作方法相似,就精講一段,啟發(fā)學生用學到的方法去自學其它各段,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要把學習方法轉化學習能力,就需要引導學生反復實踐,所以我常常選擇不同類型的短文,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方法,去自學,讀懂短文,在班里還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定期交流學習經驗,使同學們能互相學習,通過長期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
六、教給學生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雖然學生的生活是絢麗多彩的,但生活經驗缺乏,由于缺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頭腦中缺乏材料,因而才覺得作文時無話可說,無從下筆。作為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這兩種能力。在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教學中,我們應遵循“先生活后作文”、“作文即是生活實踐”、“生活引發(fā)創(chuàng)造”的原則,讓學生走進生活,獵取豐富的素材。
總之,為了開發(fā)學生智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其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我們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站內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