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宏武
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了解我國稀有植物的種類。
2.了解我國幾種稀有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
3.了解自然保護區(qū)和植物園的概念,以及它們在保護珍稀植物中的價值。
4.了解我國四大自然保護區(qū)的概況。
(二)技能目標
1.初步學會根據要求從圖書、報刊、雜志、網絡上收集資料。
2.提高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學會用文字、圖片表達自己的成果。
(三)、教學準備
展板若干塊,鉛畫紙若干張,繪圖用具。發(fā)動學生提供各種有關自然保護方面的書籍、報刊、雜志等。
二、教學過程
具體要求如下:
1.主題為“我國的珍稀植物”。
2.分組活動。每小組負責做好一塊展板。全班分為5組。
3.收集有關水杉、銀杉、珙桐、桫欏、銀杏的資料,內容重點突出每種植物的分布、分布地的地理環(huán)境、每種植物的形態(tài)描述、分類地位、保護價值等。做成一塊展板。
4.收集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鼎湖山自然保護區(qū)、臥龍自然保護區(qū)、梵凈山自然保護區(qū)的資料,分別做成四塊展板。內容重點突出每個自然保護區(qū)的地理位置、面積、保護價值、保護區(qū)內的珍貴稀有的動物和植物資源,并對其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動植物資源進行重點介紹。
教師提示
1.查找資料的途徑、方式必須正當,不可對書籍等撕頁等。
2.資料可以到圖書館(室)借閱。包括相關的書籍、報刊、雜志。也可以到書店查閱相關的書籍。
3.資料可以是光盤、碟片、錄像等。也可以從網絡上下載。
4.應尊重資料的原創(chuàng)者,所有資料都必須注明出處。如果是從網絡下載的資料,也要注明網址。
5.資料可以通過他人幫助取得,包括父母。
6.在處理資料的過程中,如有技術上的問題,可以找他人包括老師幫助。
7.各組成員應該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板書設計
我國的珍稀植物
(一)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水杉、銀杉、禿杉、珙桐、桫欏、金花茶、人參、望天樹等8種。
(二)自然保護區(qū):為了保護自然資源,特別是保護珍貴稀有的動植物資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環(huán)境,國家劃出一定的區(qū)域加以保護,這樣的地區(qū)叫自然保護區(qū)。
(三)我國著名的自然保護區(qū):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鼎湖山自然保護區(qū)、臥龍自然保護區(qū)、梵凈山自然保護區(qū)
(四)植物園:植物園是研究植物和普及植物科學知識,并向公眾開放的植物園地。
四、習題與解析
1.隨堂練習
(1)我國政府1984年公布的《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名錄》中,一級保護植物有哪幾種?
(2)請你結合自己的體會,說說植物園對我們青少年學習植物科學知識有何幫助?
(作者:湖南龍山縣第五小學)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站內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