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陽縣職業(yè)中專 陳俊鋒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是教師講起來頭頭是道,學生學起來津津有味,當時感覺良好,過后對知識模模糊糊,印象不深,一變換方式仍然不會。怎樣才能將知識真正學會,掌握扎實呢?我認為關鍵要讓學生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教學應是教師指導學生自己學習的過程,是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實踐,只有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很好地調動起來。教師應從神圣的講臺走下來,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幫助者和鼓勵者。
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要做到“一少二不三多四要”。一少是課堂上教師要少講。二不是:一不重復教材中學生自己能學會的內容;而不縮小學生自己應該思考的范圍。三多是:一多引導,即多從側面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二多表揚,即要多從正面鼓勵學生;三多練習,即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多做練習以增加學生的動手的機會;四要是:一要使學生自己閱讀教材、理清知識結構;二要使學生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三要培養(yǎng)學生重溫和歸納總結的能力;四要勤檢查,即平時要督促學生,以免滋生懶惰思想。
二、注重學生的獨立質疑能力
思維總是從發(fā)現問題開始,以解決問題告終的。自主性是指學生自身產生的一種對學習的需要,一種強烈的求職欲望!巴庖蚴亲兓臈l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敝挥凶陨懋a生了強烈的求職欲望,才會自覺地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才會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才能成為學習的主題,并具有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一般都是教師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引入,展開延伸的,課堂上的一切活動都是以老師為中心來開展的。這樣的優(yōu)點是教師可以牢牢的控制課堂,但有其明顯的弊端,就是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當成學習局外人。這樣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我非常注重學生的獨立質疑的能力的培養(yǎng),運用各種方式激發(fā)學生開動腦筋、大膽提問、允許學生隨時提問,也允許學生課后提問,為學生的提問打開方便之門。
葉老先生說過“故教師之謂教,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誘導,教師教各種學科,其最終目的在于達到不復教,而學生能自求探索,自求解決!睍䦟W知識比學會知識更重要,未來的文盲不只是不識字的人,還包括沒有學會學習的人。教學的目的就是推動學生自由的、主動的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站內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