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fā)中的作用。進入初中后,學生們已不同程度地產(chǎn)生了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感的要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輕松、愉悅、主動、有效地學習,關(guān)鍵就是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幾年來,我在教學過實踐中圍繞這一課題,進行了一些探討和嘗試。
一、充分利用教材,發(fā)掘“興趣點”
中學英語教材課本中有許多色彩鮮明的彩圖,圖文并茂,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能喚起學生共鳴,激起學生的興趣。如魯教版初中英語初二課本Unit 8中,可充分利用書本中插圖——旅游景點,食物圖片,交通工具等,教師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思考。學生會覺得這些離自己很近。因此在完成數(shù)字教學后,教師引出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How was your vacation?等句型讓學生分組展開活動。這樣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鞏固了語言點,而且還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教師要熟悉和把握教材體系,充分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興趣點,活用教材。
二、運用電教手段,激發(fā)興趣
學習語言最怕缺乏語言環(huán)境,課上沒有英語氣氛,會使具有好動、情感易變特性的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運用多媒體,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把抽象的語言、單調(diào)的詞匯、語段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就會深刻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起學習情趣,迅速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提高學英語的能動力。例如,在教學生認識學校功能室的對話時,用錄像機先拍下學生在功能室活動的情景再出現(xiàn)英語標志牌,這樣,學生們就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樣的情景中學習并操練,學生們感到生動有趣且記憶深刻。又如把詞匯放到句子里,再運用投影把抽象的文字符號以各種絢麗多彩的畫面呈現(xiàn),動詞以動作表現(xiàn),名詞以實物或靜物畫面表現(xiàn),其它難以單獨表示的就配以恰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或老師用手勢、表情來輔助表現(xiàn),這樣就會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即可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能全面調(diào)動學生看、聽、說、想等多方面的積極性。
三、開展小組競賽,培養(yǎng)“興趣點”
眾所周知,興趣與成功是一對雙胞胎。經(jīng)常性的成功體驗可使人永不滿足而求索不止。這對英語教學有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能采用輕松、和諧、教學相長的教學情境,以學生為主體,以趣味活動為主線,讓學生經(jīng)常獲得學習成功和喜悅,從而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我們盡可能地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從而樹立起一種較高的自信心。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多使用good , great 等贊揚性的語言恭賀學生;用It doesn’t matter,I’m sure ……等鼓勵性的語言安慰學生。幽默風趣的舉止,笑容可掬的教態(tài)是活躍課堂氣氛的一服興奮劑。要教學過程中,展開小組競賽,加強團隊合作精神,盡可能讓全班的每一位學生都有為本組增光添彩的信念,樹立一種自信心,共享一種成就感。
四、創(chuàng)設表現(xiàn)空間,拓展興趣
愿意表現(xiàn)自己并希望得到認可,這是每個學生的心聲。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和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課堂上的雙邊和多邊活動,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那些知識運用靈活、反應比較快、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會覺得特別“露臉”。課文的改編表演、課外活動中的短劇小品,讓那些學習成績雖不出類拔萃,但具有表演才能的學生獲得了“最佳演員”的桂冠。那些有繪畫才能的,在把課文改編成連環(huán)畫的作業(yè)中大顯身手,在幫助老師把課文變成投影片中,也淋漓盡致的表演了一番,在大大小小的各類競賽中,那些表現(xiàn)出眾者體驗到了站到領(lǐng)獎臺上的激動。而“再表現(xiàn)”的欲望,會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會使他們在外語課上滿懷興趣,集中精力,課下又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翻閱英語課外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從而使學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長,達到健康發(fā)展個性的目的。
結(jié)束語: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抓住“興趣點”,展示“興趣點”,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找準一個最佳的切入點,引發(fā)“靜水投石”的中心輻射效應,使“興趣點”的挖掘、增強和鞏固起到以點帶面,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作用。
作者:山東淄博十八中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