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這句古人名言充分說明閱讀的重要性,如今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所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勢在必行。那么,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淺見。
一、要加強詞句訓練
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準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fā)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重要內(nèi)容。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一是既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二是要與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
二、傳授閱讀方法
1.指導預習,教方法。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一環(huán)。學生剛上三年級,不會預習,我就把預習拿入課堂,集中上好預習指導課,教給學生預習方法:①讀熟課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②邊讀邊想,讀后能比較準確地回答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③要借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2.上好精讀課,教學法。集中識字后的閱讀教材是按單元分組的形式編寫的。教學時,要抓住本單元本組的訓練重點,以精讀帶略讀,以課內(nèi)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有重點地、有計劃地訓練學生,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讀課,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善于啟發(fā)學生質(zhì)疑,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通過一篇一篇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閱讀課文時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
四、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
要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學生多看課外書,既提了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恰當?shù)赜蒙显S多是在教材沒學過的詞語,可見,學生是在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閱讀必能豐富知識,開拓思路,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
總之,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去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逐步提高。
(作者單位:江西省余干縣二。
中華文教網(wǎng)簡介 | 投稿指南 | 聯(lián)系我們 | RSS訂閱 | 版權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C) 2018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華文教網(wǎng) 京ICP備10012388號
網(wǎng)站投稿、合作:電話:18610236845 郵件:zdkw2005@163.com
QQ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