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国产中文字幕视频,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免费午夜福利院

      1. <object id="hdef9"></object>

        
        

          用生命的高度看待課堂教學

          作者: 張公德 來源:2011年9月12日今日文教A10版 更新:2011-09-13 16:25
           

          老城楊莊社區(qū)學校  張公德

          幾年前就讀過葉瀾教授《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一文,當時也非常激動地想盡辦法力求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現(xiàn)在想起來,有些做法還只浮于表面,這次再次細讀此文,又多了一些體會。

          一、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個體生命的活動

          我們是一名教師,這就意味著我們生命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在課堂中和為了課堂教學而付出的。但長期以來,教師的角色被定位為知識的傳遞者,各種教育要求的執(zhí)行者、操作者,簡而言之,只為教學生而工作,其實,我們每個老師都要意識到:每一堂課,都是我們生命活動的一部分,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教師自己生命價值和自身發(fā)展的體現(xiàn)!按盒Q到死絲方盡”、“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已不足取,課堂教學是生命實踐組成的,不僅對學生,對教師而言亦是如此,因此,一個熱愛學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師,應積極投入教學改革,做個思考者與創(chuàng)造者,自覺上好每一節(jié)課,從中去體會教師職業(yè)的尊嚴與歡樂,去體會教育是一種充滿了智慧持挑戰(zhàn)的工作,使每一節(jié)課都能得到生命滿足的愿望。

          二、課堂教學也是學生生命個體的活動

          鉆研教材和設計教學過程,是教師備課的中心任務。盡管也提出研究學生的任務。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把學生作為一個處于一定年級段的抽象群體來認識,研究的重點也是放在學生能否掌握教材,難點在何處等。依然是以教材為中心來認識學生。教學過程的設計除了課程進行的程序外。重點的按教材邏輯,分解設計一系列問題或相關練習,在教師心目中甚至在教案上都已明確答案設定。于是,我們就見到這樣的景象:課堂成了演出“教案劇”的“舞臺”,教師是“主角”,學習好的學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不起眼的“群眾演員”,很多情況下只是“觀眾”與“聽眾”。其實,課堂教學有兩方面的關系與整合:一方面是知識體系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多重關系,以求整合效應;另一方面是學生生命活動諸方面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相互協(xié)調(diào)和整體發(fā)展。課堂教學應被看作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jīng)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部分,它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今后的多方面發(fā)展和成長。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以整體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種學校教育活動中去。因此,任何學校教育活動都會對人的身心產(chǎn)生影響。所以,每一項學校教育活動都應顧及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基本活動形式更應該關注這一點。

          總之,把豐富復雜、變動不居的課堂教學過程簡括為特殊的認識活動,把它從整體的生命活動中抽象隔離出來,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觀的最根本缺陷。它既忽視了作為獨立個體,處于不同狀態(tài)的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多種需要與潛在能力,又忽視了作為共同活動體的師生群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多邊多重、多種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是忽視課堂教學過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現(xiàn)。它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fā)揮,進而使教學本身也成為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因素,連傳統(tǒng)課堂教學視為最主要的認識性任務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實現(xiàn)。所以正如葉瀾教授所說的:必須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特殊認識活動論”的傳統(tǒng)框架,從更高的層次——生命的層次,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念,重新全面地認識課堂教學,構建新的課堂教學觀,真正讓課堂煥發(fā)出生

          命的活力!

          手機版
          http://e.zhwjw.net/
            網(wǎng)友關注
          • 課題研究
          • 文教視點
          • 新聞資訊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

          QQ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