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国产中文字幕视频,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免费午夜福利院

      1. <object id="hdef9"></object>

        
        

          淺談小學數(shù)學活動課的主體與主導的體現(xiàn)

          作者: 陳麗香 來源:2011年4月25日今日文教A5版 更新:2011-04-25 16:29
           

          淺談小學數(shù)學活動課的主體與主導的體現(xiàn)

            文/陳麗香

          數(shù)學是人們生活實踐中利用最廣泛的學科,然而,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因而學生不易理解,缺乏興趣。

          活動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的作用在于誘發(fā)學生的動因,使其積極參與,自覺投入,讓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自主行為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筆者認為數(shù)學活動課的主體與主導的關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xiàn)。

          一、從活動形式體現(xiàn)“主體與主導”

          活動課有室外活動和室內活動,由活動課的特點可知,在活動課教學中,教師授課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按上課形式進行,也分為小組進行:還可以超出課堂,回歸自然,給學生更大的空間。學生的學習方式則“以自主活動,全員動員為主”,學生通過眼看、耳聽、動手、動口多方而調動各種器官參與,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讓學生感覺到“玩中學,學中玩”的學習模式的輕松與快樂;顒拥男问郊瓤梢允菃我坏,短期的、一次性的,也可以是復雜的,也可以是長期的等。

          二、相信學生自主發(fā)展,體現(xiàn)“主體與主導”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相信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尊重學生對活動過程的選擇,讓學生親自參與,通過實踐完成任務。在活動中動手、動腦、動口獲取直接的感性知識和生活體驗,教師決不能靠自己的講授,示范來代替學生的實踐。要依靠學生的觀察、制作、實踐去分析、去思考、去摘取實踐的果實。學生的獨立感越強越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形成自我表現(xiàn),自我完善的主觀能動意識,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如:在研究了點與線的關系時,通過觀察,思考來發(fā)現(xiàn)點與線的三種關系,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激發(fā)學生熱愛數(shù)學,學好數(shù)學,并努力用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任何包辦代替,事必躬親的做法,將使活動課失去應有的功能。

          三、演練與實踐相結合,體現(xiàn)“主體與主導”

          數(shù)學活動課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應表現(xiàn)為學生的親自實踐,動手操作,手、腦、口并用,逐步做到能夠進行自我設計,自我認識,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教師的主導作用則表現(xiàn)為對學生活動的引導,對具體活動的指導。如:在認識“元、角、分”之后,可以組織一回“購物”游戲活動課。在“購物”游戲中,教師處理好主體與主導的關系,活動可按以下步驟進行;一是講明買東西時,先要想好買什么物品,看清它的標價是多少,然后再找錢。找錢時要記住了,應找回多少錢,數(shù)清找回的零錢對不對;二是教師扮演售貨員,由幾名學生當顧客。然后找?guī)酌麑W生做評委來給學生評分。

          這個“購物”活動能很好地體現(xiàn)主體與主導的關系!盎顒印必瀼赜谑冀K,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安排活動的過程的意義超過了它的結果的意義;突出了“自我”,整個活動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性。小售貨員,小顧客買什么東西,先買什么,后買什么都由學生自主選擇,并完成了付錢,并計算應找回多少錢一系列活動,強調“實踐”,課堂使用學生買東西,是日常生活具體運用的一種實際行動和模擬,具有濃烈的生活色彩;題目是開放的,沒有現(xiàn)成的答卷,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結果。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認識自我,表現(xiàn)自我,自主發(fā)展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動機和創(chuàng)新意識,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的人才,要讓學生自己活動,真正成為活動課的主人。

          總之,教育的目的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知識,知道知識是在實踐中獲得,并且又要將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的。

          作者單位:云南省永勝縣三川鎮(zhèn)中心小學

          手機版
          http://e.zhwjw.net/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

          QQ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