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的開放式教育之我見
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咀中學 匡旭紅
【摘要】 新課標下語文教學應全面開放,本文試圖以開放教學思想、開放教學資源、開放教學內容和目標,開放教學環(huán)境、開放教學結構、開放教學方法和開放教學策略諸方面探討新課標下的開放式教學。
【關鍵詞】開放 促進 提高
筆者是老河口市的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曾教過人教版語文,又教過鄂教版語文,對比兩種版本的語文教材,我深感欣慰。多年來,受陳舊教育思想的束縛和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教學形成了一套陳舊的教學模式:教學中“主體”(學生)成了“客體”,“主導”(教師)變成了“主宰”。不是教師的“教”服務于學生的“學”,而是學生的“學”服務于教師的“教”,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正因為此,語文課堂逐步形成了一種封閉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唯我獨尊、答案一成不變,作文千篇一律……這種令人擔憂的語文課堂現狀,受到了新課標下語文教材的沖擊。語文新課標重申了語文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強調語文課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注重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實踐和應用,這就決定了新課標下語文教學的開放性。
1、開放教學思想,實現教育觀念的轉變。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如果沒有教學思想的開放,教學就很難從封閉的框框中跳出來,從語文教學的實際來看,進一步樹立質量觀、價值觀和教學觀至關重要。在質量觀上,不能單以傳播語文知識的多少作為衡量質量的標準,還要把教學過程中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作為衡量質量的重要標準。在價值觀上,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局限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而且還應重視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教學觀上,語文教學不再是教師單純的主導作用,而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開放教學資源,吸取有用的教育信息。新教材從生活和其他學科中引入教學內容,把語文延伸至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使學生豐富自己對社會人生的認識和思考,加深了語文和其他學科的聯系,讓學生從中體驗科學的崇高美。把生活和其他學科作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實踐場所,讓學生參加采訪、調查等各種活動,然后對一些風俗習慣、思想觀念、文化現象等發(fā)表見解,鍛煉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應用文言文知識研讀歷史課上的史料,鍛煉學生的古文閱讀能力。教學資源的開放,使學生吸取更廣的有用的教育信息,進一步體現了語文學科的邊緣性和紐帶作用。
3、開放教學內容和目標,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新課標強調語文課的豐富人文內涵,要求教師廣泛開發(fā)各種資源,豐富課堂內容,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教材,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這些具有開放性和彈性的教學內容,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新課標闡述了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爸R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更充分說明了語文教學的多角度、多層次、多側面性。因此設計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既要有整體最佳目標,又要有適應于不同層次的多個目標,以滿足學生的不同的學習需求。
4、開放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自由舒展的空間。新課標摒棄了過去依靠外在紀律條例、分數和教師的優(yōu)勢地位來管理學生的教學環(huán)境,倡導開放式教學,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給學生一個較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和可以自由大膽的想象、提問、討論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勇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讓學生主動地思考和創(chuàng)新,使學生主動地喜歡語文,喜歡語文教師,一改過去拘謹的、嚴肅的、沉悶的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自由舒展的空間。
5、開放教學結構,促進語文能力提高。由于語文課目標要求的多重性,這就決定了語文教學結構也是開放性的,語文教學中要抓住多層次、多信息、多因果關系、多路反饋的特點去尋求開放性結構的最優(yōu)化設計,語文課里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廣闊的閱讀面,才能有更高的寫作水平,而語言文字的基本功又制約著閱讀。這種鏈條關系的存在,使得我們能及時得到反饋,找到最佳的教學結構,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
6、開放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手段的優(yōu)化。新課標把“過程與方法”列入了課程設計的目標之中,相當于把我們過去認為的教學手段,提到了教學目的的地位。這必然給新的語文教學帶來巨大的變化,決定了我們的教學方法不可能再是老師預先設定的方法,而必須是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摸索總結出來的學習方法,因此,課堂教學過程和方法的設計也必須是開放性的,新課標強調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能在課堂中自覺地、不間斷地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切實從課堂的實際需要出發(fā),變傳統(tǒng)性課型為應用性、活動性、隨機性課型,給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場所,真正讓課堂“活”起來。
7、開放教學策略,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一個權利的主體,有權決定自己發(fā)展的途徑和方式;還強調語文課堂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基于此,應開放教學策略。以往那種“你聽我講”的僵化教學策略是行不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應用多種教學策略,學會因勢利導和按需幫助。教師不能從主觀愿望出發(fā)想當然地進行講解,而要看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學生已有的水平,只有在學生努力思考都想不明白,努力去試卻想不通的時候,教師才能提供相應的幫助,或講解、或點撥、或組織研究、或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學生需要什么幫助,教師就提供什么幫助,總之,開放的教學策略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盡管語文課堂開放式教學還有許多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但有一點可以確信,只有在語文課堂中進行開放式教學,才能真正保護和啟迪孩子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系、網站內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