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種無聲的語言
湖南澧縣第二中學 毛小春
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愛是基礎(chǔ),愛是本質(zhì),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為準則,愛也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李鎮(zhèn)西在《愛心與教育》說得好“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愛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就像一粒種子在孩子的心田播種下,只要我們用心,就一定會開花結(jié)果。每一天都有情,每一朵花都有故事。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學生的一切;沒有愛,教師的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
有一則寓言講的是一個農(nóng)夫伐倒一棵大樹,用筆直的樹干蓋了一座小木屋。他打量了一番,心想:把這剩下的樹根劈成柴,要費多少功夫哇!于是就將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這個樹根,如獲至寶,他小心地把根帶回家,精心雕刻,終于制成了一件精妙絕倫的根雕藝術(shù)品。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農(nóng)夫厭棄它、瞧不起它,樹根就只能是一件廢品;而雕塑家喜愛它、關(guān)心它、發(fā)掘它的潛力,它又變成了一件有價值的東西了。我們的育人工作不正是如此嗎?
有人說,教育是一門藝術(shù)。面對個性各異,千人千面的學生,那么我們給予他們的師愛是同樣的嗎?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經(jīng)歷,我想借此機會談談我的一些做法和心得。
1、嚴愛優(yōu)等生
在所有人的眼里,優(yōu)等生的優(yōu)點都被無限放大,而他們的缺點卻往往被忽視。在工作中我對他們是“嚴愛并舉”、“嚴中有愛”,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動之以情,讓學生在情感上接受,不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最重要的是時時提醒他們“成才先成人”! 如果僅有愛心,沒有嚴格要求也不行,F(xiàn)在的孩子大都是不缺少愛的,或者說他們擁有的愛太多了,以至于在我們對他們付出愛時,他們以為是理所當然。所以,我想:很多時候,我們的教育離不開嚴格要求。當然,嚴格要求之中,一定要包括愛的感情。
2、博愛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個班中容易忽略的群體,他們是班級體的鏡子,是班級體的中間力量。他們希望老師重視他們,但又害怕拋頭露面。對這類學生我掌握他們的心理特點,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因素,正確對待他們的反復,始終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們。比如,我們班的葉林,他學習成績一般,但很關(guān)心集體,班集體的活動總是積極主動參與,我讓他擔任班干部,給他提供展現(xiàn)自己舞臺,他不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學生,卻是班上最受歡迎的學生。
3、“寬愛”后進生
作為教師,我覺得我們在教書育人時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學生,應該樹立允許學生犯錯誤的教育觀念。但是寬容并不是縱容。任何學生的本質(zhì)都是可以教育、培養(yǎng)、轉(zhuǎn)化、雕塑的,學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暫時的、相對的,對于后進生的教育應植根于愛,看重他們,不鄙棄他們,尊重他們,加倍的熱愛他們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
沒有師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應高于友愛,齊于母愛。也許我們無法幫助一個孩子提高成績,但是我們可以設(shè)法幫助一個孩子克服他自己的缺點,幫助他樹立人生的自信,讓他盡可能多學一點,少浪費一點時間。其實,每一位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是一個廣闊的世界,那里面有日月星辰,有江河山川,有花鳥草蟲,有社會人生,有真、善、美、假、惡、丑,關(guān)鍵就在于我們的正確引導。 學習道路坎坷不平,荊棘遍布,能夠順利走完這條路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我覺得我們教師 應該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不能因為某個學生成績差就對他們予以忽視或者歧視。其實,每位后進生都有很多可愛的長處。他們每天上學,即使什么都聽不懂,卻還能堅持在椅子上一天天的坐著,這是何等的毅力?他們參加考試屢考屢敗,這是何等頑強的抗挫折能力?他們?nèi)绱藙诶、如此艱難,卻很少有人同情、理解,還常常受到批評指責。即使這樣,學生們吃過飯,還能一步步的朝著這個自己從來沒有成功、還不斷有人諷刺挖苦自己的學校走來。見了我們的面,他們常常還憨憨的笑笑,這是何等開闊的胸懷!我想,如果我們每位教師都能意識到這點,多給點關(guān)懷、希望,我想我們的教育是不是會更加完善些呢!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jīng)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在創(chuàng)造奇跡,創(chuàng)造新的人。" 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李鎮(zhèn)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一書中說“我們所做的,都是必須要做的。我們感受了學生太多的愛,我們只有用更多的愛去回報我們的學生”!
我愛學生,學生也愛我。因為有了愛,地更闊,天更藍;因為有了愛,花更艷,草更芳。而心中的那份愛,將激勵著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艱苦跋涉,用熱血和汗水去澆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愛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陽!我想,只要我們用愛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寬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一位學生,相信學生未來的輝煌,就在我們的無限熱愛之中。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