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學校 “后進生” 轉化策略之我見
江西省泰和縣特殊教育學校 曠玉如
特殊教育學校的聾啞“后進生”,一般是指學習上有困難或品質上有偏差的學生,他們有的學習成績較差,有的行為習慣常與學校規(guī)章制度、紀律要求相悖,甚至存在嚴重的思想品德問題,這些勢必影響學校良好學風、班風和校風的形成。因此轉化聾啞“后進生”,是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如何有效轉化?
一 、 對聾啞“后進生”多施“慈母愛”
聾啞 “后進生”往往表現不守紀律、不愛學習、打架罵人、損壞公物、搞惡作劇、自私任性、小偷小摸等。革除這些不良行為并非一朝一夕能實現。只有用耐心和愛心去感化他們,力避以刺激性語言挫傷他們的自尊心。我教過一名這樣的學生,一度有偷竊的毛病。一天他的同桌買了一支鋼筆,可當天下午便不見了,經過查詢了解,又是他的老毛病復發(fā)了.我當時氣極了。但我盡量克制自己,對丟失鋼筆的同學說:“別緊張,是你的鋼筆太漂亮了,有位同學想借去商店讓買同樣的一支,可又擔心你不借,所以悄悄拿來找我,讓我替他保密,明天一早就還你。”我又對全班同學說:“這位同學借筆的方式不好,你看丟鋼筆的同學多著急呀。明天一定要還給他。以后借東西要先打招呼,等同意后再拿。”第二天,那位丟鋼筆的聾啞同學果然在桌屜里發(fā)現了自己的鋼筆。這位“犯規(guī)”的同學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來找我道歉,并保證再不重犯。
這表明班主任只要善待“后進生”的過錯,以“和氣”代替“火氣”, 以 一顆慈母般寬容心去感化,那么“后進生” 轉化方能奏效。
二 、對聾啞“后進生”多灑“醫(yī)生情”
常言道:做思想工作應該“對癥下藥、治病救人”。好的醫(yī)生治病能藥到病除,關鍵是能診斷細心。轉化聾啞“后進生”亦是如此,應學醫(yī)生多灑情。 一般來說,班主任和教師的眼中,愛學習、守紀律、聽話的則是好學生。其實后進生“后進”僅僅表現為某一方面暫時落后,不能對他們進行“全盤否定”,要善于發(fā)掘他們的的閃光點,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比如有的學習興趣不高,但對乒乓球感興趣;有的貪玩好動,但畫畫得好;有的平時喜歡欺侮小同學,卻能彈得一首首好曲子......如果教師善于發(fā)掘他們的“亮點”,為他們特長、興趣發(fā)展提供有利條件,也許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許多曾經是“后進生”的殘疾人乒乓球冠軍、畫家或音樂家。我班有一名同學,文化課成績差,但體育成績突出,在每學期的運動會上,他都能為班級爭得榮譽。于是我抓住這一點在班上對他進行表揚,讓同學們明白“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善于發(fā)現、學習別人的長處。我還專門組織了一次隊會,主題就是“找優(yōu)點,找長處”,讓同學們互相找對方身上的優(yōu)點、長處,使后進生認識到自己也有長處和優(yōu)點,從而產生趕先進的勇氣. 班主任和教師還要多關心“后進生”的生活,幫助他們克服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此外對學生的關心要非常細心周到。如當學生生病了立即送他上醫(yī)院,學生衣著單薄時,想法給他添上一件,當學生丟失了鋼筆,為他買上一支......使他們認識到“我再不改正錯誤就對不住老師對我的關心和愛護”。
三 、 對聾啞“后進生”多用“婆婆嘴”
“婆婆嘴”的特點是長輩針對小輩容易犯錯、容易反復的毛病經常提醒或叮囑。對待“后進生”的轉化,更要以“婆婆嘴”多疏導。“后進生”的轉化,一般要經歷醒悟、轉變、反復、穩(wěn)定的幾個階段。班主任要把握“后進生”醒悟和轉變的良機,即便是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使他們的進步愿望變成進步的行為,又使正確行為不斷地強化而鞏固下來。當他們在進步中出現反復時應找出原因,因勢利導,而不能“半途而廢”,這就要求班主任要“苦口婆心”地對學生進行疏導,要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否則出現反復,就訓一頓,那就“前功盡棄”了。只有以班主任的“婆婆嘴”, 才能真正感化“后進生”。
四 、 對聾啞“后進生”多交“朋友心”
在建設優(yōu)秀班集體,轉化后進生的過程中,還要注重激發(fā)后進生為班集體出力、爭光的熱情與自信心,“后進生”一旦有了點滴的進步,做班主任的應為他們鼓掌加油,以一顆“朋友之心”與他們交往。如果對于有影響班集體榮譽的“后進生”的過錯總是用“你真笨”、“你是班里的尾巴”、“老拖后腿”等“禁語”來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往往會促使他們自暴自棄。因此在指導班集體建設過程中禁用這些語言,常用上“你真行”、“你的進步很大,希望你繼續(xù)努力”、“老師理解你、相信你”等言語來鼓勵學生,寄托老師對他們的殷切希望,這類學生就會樂于改正自己的缺點,迎頭趕上先進。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交往中,不用“禁語”,多用“寄語”, 以朋友之心與學生平等相處,則轉化效果事半功倍。
總之,聾啞學校轉化“后進生”的工作是一門非常艱苦、復雜的,而又科學的綜合性藝術,這需要班主任堅持不懈地對殘疾“后進生”多施“慈母愛”,多灑“醫(yī)生情”,多用“婆婆嘴”,多交“朋友心”,就一定能使“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卓有成效,并有力推動優(yōu)秀班集體的建設。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站內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