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国产中文字幕视频,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免费午夜福利院

      1. <object id="hdef9"></object>

        
        

          一次美麗的失誤

          作者: 張鳳敏 來源:今日文教8月16日A13版 更新:2010-08-17 09:33

          一次美麗的失誤

          鄭州高新區(qū)洼劉小學   張鳳敏

          今年我教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由于孩子們小,教材上有些地方說明不夠明確,孩子們的作業(yè)經(jīng)常是我在課堂上監(jiān)督完成。一般情況下,每道題我都會先帶領孩子們讀懂題意,再講明做題的要領,然后才開始做題。這樣避免了很多彎路,孩子做題正確率高,還節(jié)約了很多時間。如果不是一次“失誤”,這樣的做法也許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那天講的是“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作業(yè)是28頁的第十題。題目要求“把用同一句口訣計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記號”。由于有急事,布置完作業(yè)我急匆匆的走了,沒有明確用什么符號來表示。

          第二天當我檢查學生作業(yè)時,一股無名怒火竄了上來,這都做的是什么?亂七八糟的?每個孩子的書上都胡寫亂畫,各種線條、圖案、奇形怪狀的符號涂在算式的下方,真是莫名其妙。我強壓怒火,叫來了幾個平時作業(yè)最干凈工整的同學,問他們怎么把書上畫成這樣。沒想到,幾個同學的解釋令我目瞪口呆。王宇鑫說:“老師,我沒有亂畫,我是按題目要求做的。您看,15÷3、15÷5的下面我都畫上了同樣的笑臉,這兩道題都用了同一句口訣。24÷6、24÷4這兩道題的下面我畫了兩個一樣的三角說明他們也都用了同一句口訣。”另一位同學說:“老師,您看,我把用同一句口訣的這兩道題的下面畫上大白菜,這兩道題用蘿卜表示”。聽了這樣的解釋我也愕然:孩子們錯了嗎?

          靜下心來,我一一翻看學生的作業(yè),細細看來,孩子們的作業(yè)還蠻有創(chuàng)意的,他們把用同一句口訣的題目下面標注的,確實是同一種圖案,只不過這些圖案不像數(shù)學符號那么簡明準確,這說明,題意孩子們還是理解的。有的孩子畫樹葉,有的孩子畫小草,有的孩子畫太陽,有的用鉛筆畫,有的用彩筆涂,孩子們想象的空間好大好開闊呀,原來我怎么就沒注意呢?我陷入了沉思,孩子們的這種做題方法對嗎?可以提倡嗎?有什么好處?有什么弊端呢?這樣的題目該如何評價呢?經(jīng)過深思熟慮,我有了主意。

          .上課后,我點了幾個學生的名字進行表揚,再將這些同學的作業(yè)一一展示,讓學生評價,很快議論聲高了起來。

          “老師,她畫的鴨子一點都不像!”

          “老師,他畫的兩棵樹長得不一樣,不算數(shù)!

          “老師,明明畫的太復雜了,多耽誤時間呀!

          ……

          學生的議論漸漸停下來,我對他們的評價給予肯定,然后適時引導,我問:“那,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有什么好辦法嗎?”

          一陣竊竊私語之后,班長首先站起來說:“老師,我覺得用三角、圓、方框代替畫畫比較好,又簡單又清楚。”

          劉澤浩說:“我覺得用直線、虛線、曲線更簡單!

          李澤宇說:“我們要是統(tǒng)一用什么符號來表示,老師改作業(yè)就方便多啦!

          多么聰明的孩子呀!

          我因勢引導:“同學們,數(shù)學是由數(shù)學、字母、符號、圖形構成的一座迷宮,它的特點就是簡明扼要,準確嚴密!边@次作業(yè)處理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以后再布置作業(yè),我自己的見解很少講給孩子們,而是讓他們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和數(shù)學學科特點,自己判斷一道題的具體做法。

          后來一道題的出現(xiàn)使我更堅定了我的想法。學完除法之后我們練習35頁的整理與復習第一題。這道題是根據(jù)圖意列算式,圖上有三堆南瓜,每堆6個,書上給出了□×□=□   □÷□=□    □÷□=□三個提示。我是這樣處理的,只出示圖片,不做任何要求,請學生列算式?吹綄W生的答案我笑了。學生列的算式有: 3=18    3×6=18   18÷3=6    18÷6=3    6+6+6=18從這么多的算式中我看到,孩子們已經(jīng)能夠從圖片中尋找數(shù)學信息,并能突破思維的定式,能開放性的思考問題,這不正是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嗎?

          生活中也許會遇到失誤,但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從失誤中領會到真知,失誤就會變成“美麗”的失誤。

          手機版
          http://e.zhwjw.net/
            網(wǎng)友關注
          • 課題研究
          • 文教視點
          • 新聞資訊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

          QQ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