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喚綠色;空氣污染了,有人呼喚綠色;大海污染了,有人呼喚綠色;作文污染了,誰來呼喚綠色?”面對被“假、大、空”污染了的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該如何改變現(xiàn)狀,引領(lǐng)學生回歸“記實作文”的本原?
要構(gòu)建作文“記實作文”的靈魂,我認為,應(yīng)在作文教學中實現(xiàn)全過程的開放。
(一)開放教師的指導思想 在課堂上盡可能淡化作文概念,模糊作文負累,采取多種形式,減輕學生心理負擔。使"作文"兩字在學生心目中不再沉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輕松愉悅里,在自然放松的狀態(tài)下,調(diào)動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觀察,去感悟、體驗,去追憶、想像,去剖析、推斷,去發(fā)現(xiàn)、研究。讓學生明白不是為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說就說,想寫就寫,寫多也可,寫少也行,沒有字數(shù)、結(jié)構(gòu)、體裁的限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覓寫作素材,在寫作中發(fā)現(xiàn)生活真諦。
(二)開放學生生活體驗的空間 生活也是學生習作的惟一源泉。如果沒有了生活的積累,就沒有了習作的內(nèi)容,我們的一切習作訓練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梢姡铙w驗是學生寫作的重要基礎(chǔ),生活體驗愈豐富,愈能引入“真實”作文的源頭活水。要走出目前寫作教學的困境,激活和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是當務(wù)之急,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嘗試:
(1)利用各種“觸媒”,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以課文為觸媒,通過問題的激發(fā),加之教師的啟發(fā)和誘導,喚醒學生以往的記憶。如可利用《風箏》課后的一道“研討和練習”:“課文中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椋婢呤莾和奶焓。你小時侯也做過許多游戲,玩過不少玩具吧?選一件有趣或難忘的事說給同學聽聽。”以情境為觸媒,打開學生記憶的心門。
(2)在生活互動中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 在互動中把豐富的生活引進作文教學,積累源于生活、富有真情實感的素材。作文是表情達意的交際工具,利用作文的交際功能,又可以促進人際的互動,從而使生活體驗與寫作相聯(lián)相融,獲得雙重的收獲。
(二)開放“記實作文”的寫作形式
作文不是為了考試,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必需。習作也不只是作文課的事,要把練筆貫穿于平時的學習、生活之中。只有因需而寫,形式靈活,才能有效地提高習作能力,有效地提高通過練筆服務(wù)于生活的能力。
特別鼓勵寫觀察日記, 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我鼓勵學生寫觀察日記,不加任何限制,給學生充分自由,只在一定的階段,讓學生自愿挑選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日記,與大家交流、分享。觀察日記的記載,既及時積累了習作素材,又訓練了觀察、思維、表達的能力。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wù)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