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百花齊放,各領風騷。在此,我談一下自己對作文教學的淺顯探索和實踐。
一、關于作文教學計劃
依據課程而制定的作文教學計劃,務必符合我們農村中學的學生生活實際,體現(xiàn)我國古人傳承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精神。作文教學計劃呈現(xiàn)的梯度,要有學生踮起腳尖就可以達到的適度。初中三年的梯度差愈明顯愈能體現(xiàn)教育的公平,傳遞教育的溫暖。因為學生按照這個計劃努力之后,即有一個達成目標后的成功的快感,突破之后達到的寫作水準,觸手可及了,從而有了一定的寫作水平,提高了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及表現(xiàn)技巧等能力。無論是目標,還是措施,既要具體可行,又要簡明準確。讓學生有個目標,讓教師有個方向,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讓作文教學由淺入深,由形象到抽象,一步一步地上升,從而激起寫作興趣,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到愛上寫作,進去寫作的“廟堂”。如此,使老師和學生都有了信心、決心和責任心,作文也會更好。
二、關于寫作激情
從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考慮到學生家庭狀況、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思想意識、行為習慣、學習信心、學習基礎等情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迸發(fā)寫作興趣,到愛上寫作。通過各種感官打開欲望之門。如利用短視頻,記錄社會、學校、家庭等生活片段和小故事,放映給學生看。觀看之后,先讓學生口述談故事,配合上語氣語調的模仿,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的表達,心理的揣摩……再對故事進行評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感受,最后動手寫作。完成習作后,學生在小組內讀一讀,說一說。聽后要肯定優(yōu)點,并略說一兩點有益的建議。扣住敘述有核心,環(huán)境、心理描寫形象,想象合理得當,對事件的評議有濃厚的感情色彩等。
班內評議中,教師的點評突出某處優(yōu)點,進行贊揚,提出中肯的建議?圩”敬巫魑牡慕虒W計劃,列出要求,完成升格作文(即二次創(chuàng)作)。
適時適度地組織學生觀看《生活幫》《拉呱》等節(jié)目,發(fā)現(xiàn)和了解自己熟知的農村生活,聯(lián)想身邊類似的人和事,把看到聽到想到的內容寫作。教師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和興趣,不拘形式,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排憂解難,牽線搭橋,激發(fā)出學生的寫作熱情。
每次寫作,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值得贊賞的閃光點,對每個學生給予欣賞、信任和關懷。重視表揚和激勵,如設立激勵措施。精神方面有“最美故事獎”“最佳描寫獎”“最佳評議獎”“創(chuàng)作獎”“最佳語言獎”“最佳形象獎”……物質方面給予筆記本、字帖、名著等獎品,既有單項獎,又有綜合獎,讓學生在激勵中愛上寫作。
三、關于作文評議
評改作文,以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寫作水準。學生自批,重在邊讀邊批邊悟。領悟一篇優(yōu)秀作文的標準:互批互評,重在以贊賞的眼光看文章,多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在協(xié)作互改中取長補短。學生的個人自批,小組內互批,老師面批精批,師生互批相結合,把寫、評、改一條龍式的進行處理。
老師的下水文,要處于學生的中上水平,不要太完美。師生互批后,也要進行升格寫作,師生同寫同批同改,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重視二次創(chuàng)作。互批后的升格寫作,重在合作,把師生給予的建議進行合理處理,體現(xiàn)在升格后的作文中,達到共同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升格作文,明確提出審題、選材、布局、語言表達、寫作手法等方面的寫作要求。優(yōu)秀作文(或稱滿分作文)詳細批注之后,集結成集子(每次作文一次集結)供學生傳閱,或作為獎品獎勵給此次作文優(yōu)秀的同學,以作紀念。
此外,鼓勵同學整理(記錄)多次互批作文時師生給予自己作文的建議。不足之處一定不再重復,落實好評語,對自己對文章進行理性分析和感悟,在理解和思考中進一步提高寫作水平。
四、關于寫作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優(yōu)秀而豐富的寫作素材,是寫好美文的前提。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社會生活經驗少之又少,怎樣拓寬學生的選材范圍?首先,充分利用課文的閱讀教學,對課文進行仿寫、改寫、補寫等形式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手中資源的能力。如《石壕吏》的擴寫,《皇帝的新裝》的續(xù)寫,《秋天的懷念》和《背影》的仿寫,《白楊禮贊》欲揚先抑寫法的仿寫,《紀念白求恩》夾敘夾議寫法的仿寫……拓寬學生獲取寫作素材的思路。其次,邀請家長進課堂,講自身工作生活的經歷和感悟,或講周圍群眾的生活情況。這些熟人的陌生經歷,讓學生間接了解社會,熟悉生活,拓寬生活視野,學會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再次,利用視頻記錄春節(jié)前后在車站出現(xiàn)的民工潮,早點農貿市場等老板的忙碌情形,校門口接送學生的老人“大軍”。拓寬學生選材面,同時也讓學生間接地接觸社會,融入社會生活。有目的有計劃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參加社會活動,利用節(jié)假日到父母工作的場地體驗一下生活,去農貿市場、建筑工地,田間除草,果蔬采摘……在各種活動中積累第一手感性材料,生動的具體事例。在記錄素材中,提升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一篇文章,把學生個人的思想、性格、情操、道德、理想等完美體現(xiàn)了,他的作文水平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