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方位立德樹人,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要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開拓,才能培養(yǎng)出中國式現(xiàn)代化所需要的人才。面對繁雜的班級工作,如果你的角色“變”一下,也許你就會成為一個過的輕松、而有所成就的老師。
變“保姆”為“導演”。以往的班級管理,班主任唱主角,當“保姆”,事無巨細,事事躬親,大至家事國事天下事,小到吃飯掃地關(guān)窗戶,都要操心,過問安排,真可謂“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這種“保姆型”的班主任,從工作效果來說,不一定好,苦口婆心,忙里忙外,卻常常弄得個“歸來倚仗自嘆息”。要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自由和發(fā)展,班主任就應(yīng)充當“導演”。實踐中,我在班上實行班委輪換,學生輪流值日制。將全班學生分成四組,每半學期為一屆。由某一組學生承擔,每位學生負責一項具體內(nèi)容,并由本屆班委選派學生進行輪流值日,值日學生負責辦理當天的常規(guī)工作。這樣做使我受益匪淺,我們的班級師生關(guān)系融洽,秩序井然,各項工作都走在年級前列,多次被學校評為優(yōu)秀文明班。
變“批評”為“心理醫(yī)生”。對待犯錯誤的學生,我常用的做法是讓他們寫心理說明書。因為寫檢討書是教師以命令的口吻讓學生承認錯誤,學生表面上屈從于教師的壓力、批評,但內(nèi)心有一種壓抑感,總認為是教師跟自己過不去,越寫越恨教師,認識不到錯誤的根源,結(jié)果往往是口是心非。而寫說明書則不同,學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學生自己從內(nèi)心深處挖掘錯誤的根源,通過對錯誤行為過程的心理活動的仔細描寫、說明,認真地觀察分析自我,不斷地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從而自覺地認識錯誤,改正缺點。這比寫檢討書、簡單說教更行之有效。
變“和事佬”為“知心朋友”。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每個學生都是值得尊重的個體。管理學生不能簡單粗暴的搞“一刀切”。有些同學和別人一說話就臉紅,內(nèi)向,自尊心很強,有些同學你朝他腚上踢兩腳他還嘿嘿笑,有些同學很悶的,你懲罰了他他會劃你車蓋扎你車胎,有些學生適合春風細雨,有些學生適合暴風驟雨,不一而足,所以,要分析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和個性特點而區(qū)別教育。成功的教育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教育他,而是做他的同行者。且不要在十年之后與自己的學生在偶遇中感到尷尬?偠灾,教育學生要注意方式方法。
一位高明的“導演”、“心理醫(yī)生”、“交心朋友”,一定會讓你的班主任工作干得愉快輕松,有條不紊,你的班級工作也一定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