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東街小學 王文君
內(nèi)容摘要: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精心設計實驗,讓學生通過親自參加實驗獲得知識是小學科學教學的關鍵。
關鍵詞:實驗設計 玩 分 歸
《小學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合理的實驗設計,激發(fā)探究科學的興趣,獲取探究科學的方法。那么如何在實驗設計中體現(xiàn)科學探究的過程呢?
一、實驗設計要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玩
在人們眼里科學是深奧的,其實看似深奧的科學實際上都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服務于生活。要想讓學生對科學產(chǎn)生興趣,就要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就要根據(jù)孩子的天性,讓他們用喜歡的方式去學習科學。而在玩中學科學,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如在《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的教學中,教師準備好實驗材料,就讓學生去“玩”,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去體驗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歸納總結出:物體沉浮與自身的質(zhì)量和體積都有關的規(guī)律。
二、實驗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分
教學活動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雙邊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感知世界往往從興趣出發(fā),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設計實驗時要采取多種方式,調(diào)動他們的各種感官有意識地直接觀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實驗設計,教師可通過提供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實驗材料──植物的根,讓學生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須根之分。
三、實驗設計要聯(lián)系當?shù)氐淖匀粭l件——歸
教學大綱規(guī)定:“科學課要密切聯(lián)系當?shù)刈匀粭l件!蔽铱h地處河西山區(qū),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這些垂手可得的實驗材料,為豐富自然科學教學實驗提供了方便。教師在設計實驗時,充分利用這一自然優(yōu)勢,回歸自然,使原本生動的科學課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如昆蟲是小學生常見的最易引起他們興趣的一類動物,在山區(qū)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爬的應有盡有。教師在設計實驗時可先安排學生到林間、樹旁捕捉各種昆蟲,并將各自捕捉的昆蟲有選擇地帶到課堂,進行認真觀察、研究,看它們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從而達到認識昆蟲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小學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
《實驗教學與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