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国产中文字幕视频,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免费午夜福利院
中華文教網移動版
首頁
網站地圖
聯(lián)系我們
投稿指南
首頁
>>
課改前沿
>>
怎樣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進行朗讀
正文
怎樣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進行朗讀
2020-06-16 17:10
孔敏君 今日文教2020、6、16、11版
分享到:
甘肅省山丹縣東街小學 孔敏君
在一堂課的教學活動中,讀書所占的比例應不少于1/4,足見其重要性。采取多樣化的朗讀方式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式。
一、注重老師朗讀的示范性
低年級是學習朗讀的開始階段,他們閱讀積累較少,理解能力較差,語感比較弱,所以,有感情地朗讀對兒童來說比較難,這樣就需要教師正確、耐心地去指導、范讀,教給讀的方法,逐步培養(yǎng)朗讀能力,為他們到高年級時的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用普通話范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注意停頓,讓孩子們在教師的范讀中感受語速、語調、重音等的變化所表達的情感的變化。
當然,范讀只是引路,只能起示范啟發(fā)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必須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在尊重學生個性化體驗的基礎上朗讀。
二、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指導朗讀
為了更有效地指導學生朗讀、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感情,促進學生的朗讀訓練,教師可預設豐富多彩的朗讀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指導朗讀,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朗讀水平。我們可以通過抓住關鍵詞語,啟發(fā)學生體會重點詞句表達的情感,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進而指導有感情朗讀;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帶領學生進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場景,使學生由一個旁觀者變?yōu)橐粋當局者,去親近人物,感知事物,為接下來的感情朗讀做好準備;也可以通過分角色表演朗讀,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通過進入角色,使他們把心中的情與文中的人和事融為一體,讀出各種人物的喜怒哀樂,讀者繪聲繪色,聽者身臨其境。
三、在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技巧
朗讀也有一定的技巧,只是一味地讓學生“帶著感情”去讀是不夠的,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朗讀技巧。
四、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的朗讀
教師的評價,直接影響學生對朗讀的認識。如果教師能用點睛之語,及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就能指點迷津,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對朗讀的興趣
教學中,可以通過開展朗讀比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采用激勵性評價語,從正面加以引導,肯定學生,讓學生產生朗讀的自信;通過指導性評價,對學生的朗讀提出建議,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提高朗讀水平。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新聞
芻議小學科學教學中“三動”教學法
如何實現(xiàn)信息技術在英語學科課程教學中應用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
語文課堂提問的新視角
如何讓小學生融入信息技術課堂
探索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之我見
小學數(shù)學“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的研究
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有效情景的創(chuàng)設方法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微課的巧用分析
利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嘗試
淺談如何從生物最新研究中挖掘高中生物考點
情感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探究
如何組織好一節(jié)幼兒園的健康課
小學語文如何實施有效閱讀教學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中華文教網weimi588.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中華文教網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中華文教網
(weimi588.com)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
中華文教網
部分文章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妥善處理。
焦點閱讀
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三次會議在京開幕
國務院:采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影劇院等密閉式娛樂場所
多校藝考方案調整 部分專業(yè)取消?
教育部:“停課不停學”要科學防控近視
頻道精選
涼風小學縣級課題開題了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新集小學:紅領巾唱響《國
兒童零食市場亂象 首個兒童零食標準正式實施
北京市教委發(fā)布七項防控措施 上課全程佩戴口罩
江蘇省如東縣栟茶鎮(zhèn)召開離退休干部宣講活動
“釋放壓力 行走青春”安陽市飛翔學校遠足活動
南昌市育新學校教育集團小學部邀請南昌市道德模
南昌市東湖小學邀道德模范“‘三風’引領 以廉
笑琰詩歌:一個剎那(外二首)
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漢江分院組織召開全省首次看守
下一篇
下一篇:
芻議小學科學教學中“三動”教學法
電話:18610236845
客服qq:
421808130
郵件:zdkw2005@163.com
京ICP備10012388號
? 中華文教網版權所有
中華文教網簡介
投稿指南
聯(lián)系我們
RSS訂閱
版權聲明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