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提供適宜的教育,促進每個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地發(fā)展。這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體現(xiàn)。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師獲得教育教學成功的基石,也是學生成長的需要。
一、用真誠的愛心去理解和教育學生。愛是教育的源泉。學生渴望教師的愛就像禾苗需要雨露陽光一樣,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的真誠的心,才樂于聽老師的教誨!坝H其師才能信其道”,點滴的關愛就能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二、科學地管理班級,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做任何工作都應該先發(fā)揮干部的榜樣作用。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應當身教重于言教,應是學生的榜樣,但這遠遠不夠的,搞好班級工作還要依靠發(fā)動學生中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
教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單靠班主任顯然是不夠的,而要先靠各種力量的齊抓共管。通過班主任的工作,把學校、社會、家庭組合成一個整體,形成教育的合力,達到互相促進的目的。
三、確立班集體的奮斗目標。班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是班集體的理想和前進的方向,班集體如果沒有共同追求的奮斗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所以,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該有一個集體的奮斗目標,這個目標應是遠期、中期、近期目標的結臺,逐步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會產生梯次激勵效應,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作為班級組織者的班主任應結合本班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制定出本班的奮斗目標。在實現(xiàn)班集體奮斗目標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集體每個成員的積極性,使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成為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每一集體目標的實現(xiàn),都是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要讓他們分享集體的歡樂和幸福,從而形成集體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學生的成長固然需要老師的引領,但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在成長,我們永遠無法替代他們的成長,我們要做的就是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研究能力,我們有責任讓每一位學生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