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格列佛游記》和《野獸國》為例
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 張頡 袁惠 李天初 譚嘉利 杜家澍 張夢
摘要:本文主要圍繞兒童文學對幼兒兒童發(fā)展的重要性為主要展開,其中包括了兒童文學如何培養(yǎng)兒童的審美功能,如何樹立幼兒正確的是非觀,如何促進幼兒情感認知發(fā)展,并且,當認識到兒童文學對于幼兒發(fā)展的重要性之后,探討了如何在工作中進行實施及其出現(xiàn)的問題,其中以小說《格列佛游記》和《野獸國》圖畫書為例,充分論述兒童文學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運用及其問題。
關鍵詞:審美功能 價值觀 情感認識
一、兒童文學對兒童發(fā)展的重要性
通過對兒童文學的學習,我們認識到兒童文學在兒童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兒童文學對于學前教育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兒童文學培養(yǎng)幼兒審美功能;其次,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是非觀;再次,促進幼兒情感認知。兒童文學中的小說和繪本等藝術形式,在內容上可作為幼兒情感表達的載體,引導幼兒將實際生活場景與繪本中的各類情境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而提升幼兒對各類情感的感知水平。由此可見,一個在文學作品熏陶中長大的孩子,他的見識可能比別人多些,他的心理也可能比別人更堅強,他的情感一定是純真美好的。
二、以諷刺小說《格列佛游記》為例,分析其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暗諷
(一)故事簡介:作品以里梅爾·格列佛(又譯為萊繆爾·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周游四國的經歷,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飛島國、慧骃國的奇遇。我們認為它是學前大班識字多的孩子可以進行閱讀的一本書。
(二)暗諷的分析
1.利立浦特(即小人國)。小人國人在發(fā)現(xiàn)格列佛后將他五花大綁并用專車將他運到首都獻給國王。他溫順的表現(xiàn)逐漸贏得了國王和小人國人的好感,他也逐漸熟悉了小人國的風俗。當時,另一個小人國不來夫斯古帝國準備從海上入侵,格列佛涉水渡過海峽,把五十艘最大的敵艦拖回利立浦特國港口,立了大功,但不愿意奴役敵國。之后,王后的寢宮著火,格列佛急中生智,用尿滅了火,化險為夷。但是王后卻嫌棄他用尿滅火讓她的宮殿有味道。于是,小人國君臣沆瀣一氣,準備殺掉格列佛。國如其名,小人國人的心胸狹隘,僅僅因為用尿滅火而準備殺掉抵御帝國艦隊入侵的功臣。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zhàn)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跳繩的方法選拔官員,實際上反映了當時的英國由教會和君主統(tǒng)治,普通人沒有機會憑借真才實學獲得應有的地位。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官員不惜小丑似地做著可笑的表演。這個小朝廷是當時英國的縮影,連利立浦特的朝政風習和典章制度也同當時的英國政局一模一樣。
2.大人國。格列佛在海上遭遇風暴之后,被一位高達20米的農民捉住。農民帶著格列佛到各大城市展覽,每天要格列佛表演 10 場.把他累得奄奄一息,當這個農民眼看無利可圖時,便把格列佛賣給了皇后。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宮廷中非常得寵,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鳥等動物的侵襲。這里壓迫格列佛的農民是當時的資本家們?yōu)榱死鏆埧釅浩取偪駝兿鲃趧诱。格列佛長篇大論地向大人國國王介紹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xiàn)狀,以及種種為國家為自己辨解的事,可是從大人國的眼光看來,英國的歷史充斥著“貪婪、黨爭、虛偽、背信棄義、殘暴、憤怒、瘋狂、仇恨、嫉妒、淫欲、陰險和野心”產生的最嚴重惡果。
3.勒皮他飛島。格列佛觀察到科學院研究的全部是些荒誕不經的課題,結果造成全國遍地荒涼,房屋坍塌,人民無衣無食。這也表現(xiàn)出作者認為科學應該為人民的生活服務,而不應當成為統(tǒng)治階級與人民為敵的工具。
4.慧駟國。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連串問題而揭露了戰(zhàn)爭的實質、法律的虛偽和不擇手段以獲得公爵地位的可恥行為。
《格列佛游記》用暗諷的手法諷刺當時的英國政府在政治制度老舊,黨派斗爭強烈,官員不為民謀利而謀私利的行為,資本家們?yōu)榱死孀畲蠡瘎兿骱吐訆Z勞動者,英國當時的偽科學和英國對愛爾蘭的剝削壓迫。
三、以圖畫書《野獸國》為例,分析其中的兒童世界
桑達克的圖畫書不僅僅是簡單的圖文組合,更是濃縮的兒童世界。他把兒童的恐懼、兒童的孤獨感,這些被我們忽視的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挑戰(zhàn),在他的作品中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
(一)具體剖析
1.兒童的恐懼!兑矮F國》之中,調皮搗蛋的邁克斯孤身一人進入野獸國,最終又回到了家里。桑達克將主人公置于恐懼之中,同時又賦予他們強大力量以戰(zhàn)勝恐懼。(1)被“吃”的恐懼!兑矮F國》中邁克斯險遭野獸們吃掉;(2)害怕孤獨的恐懼!兑矮F國》中的邁克斯是因為權力的缺失而感到孤獨,他選擇了離家出走,到達了“野獸國”里當起了國王,最后他放棄了“國王”毅然決然回家,在產生孤獨與戰(zhàn)勝孤獨的過程中逐漸成長自我。(3)脫離母體的恐懼。此類“戲劇”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幾乎每天上演,盡管可以在自己的“野獸國”肆無忌憚地撒野狂歡,還是想要回到自己最愛也是最愛自己的人身邊。
2.兒童的孤獨感。主人公邁克斯們沒有受到父母的“正視”,而父母成長過程中處于“缺席”的狀態(tài),孤獨感一直縈繞著邁克斯。兒童的孤獨是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同時孤獨感也是兒童成長的重要因素。(1)未被正視的孩子。一開始麥克斯就穿上了野狼的外套,這或許是給了自己一種偽裝,在這種偽裝下似乎才能和他的內心達成一種共鳴,他靠野狼的外衣,與其說獲得一種面具,不如說面具之下的偽裝是孤獨的。(2)缺席的父母。對于父母的“缺席”,我們可以理解為是現(xiàn)實生活中部分父母總是由于種種原因而缺乏對孩子的關心:另一方面,父母試圖干預兒童的成長。
桑達克所揭示的兒童成長之路是從他自身成長過程中所提煉出的兒童成長之路,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是個體成長之路。但從整個逃離到回歸的過程來看,這是每個兒童的成長之路。
(二)淺析圖畫書在幼兒園教育應用中的相關問題------以T園為例
我們來到T幼兒園進行教育見習。在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圖畫書在幼兒園中的教育應用程度與水平遠遠低于我的預期。我認為在幼兒園中,教師并沒有很好地從幼兒出發(fā),以幼兒為本,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問題上:幼兒園及教師不知道如何選擇真正適宜幼兒的圖畫書進行投放;幼兒園圖畫書的更新頻率低,不能滿足幼兒的需求;不同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影響了幼兒的發(fā)展。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幼兒園教師應該不斷提升理論水平以及知識儲備,不斷提升教師的自身素質,才能夠讓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與興趣選好選對圖畫書,所選的圖畫書能真正地被幼兒所喜歡。同時也要及時的調整相關的圖畫書投放,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作為一名準學前教師,我們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水平,注重積累,廣涉獵,多閱讀為今后的實踐打下良好扎實的文學素養(yǎng)基礎。這也是在這一階段我們所必須要做的,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
四、小結
總之,兒童文學在學前教育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學前教育教師開展相應的兒童文學教育教學活動時,應依據班級學生的實際特點,選擇合理有效的兒童文學作品,進而使兒童文學方面的教學在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揮提供情感表達方式、樹立正確價值觀、規(guī)范教育教學內容,提高兒童審美的作用,從而使幼兒健康全方面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小莉.繪本在學前教育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幼兒園 甘肅·慶陽744500)
2.藍云春.圖畫書的“金字塔尖”--《野獸國》評價[J].中國出版,2014(17):67+74
3.張瑩銀,陳恩黎.桑達克三部曲中的兒童世界[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9,31(04):54-59.
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徐胤,性學三論[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5:51-95
5.孫絮.榮格的人格理論分析[J].青春歲月,2020(06)
6.李娟,張小永.解構與重構:圖畫書的圖像敘事與兒童精神世界建設--以《野獸國》為例[J].教育導刊(下半月),2020(05):23-27
編輯:弘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