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由,一次聽說游戲
一次元旦聯(lián)歡會上,班里同學開展傳話游戲,傳話的內(nèi)容是“明天下午六點在報告廳召開各班班長會議,請準時參加”第一個同學把紙條看一遍,說給下一位同學,以此類推,最后一名同學把聽到的消息說出來,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傳話最準確、最完整,取得最后的勝利,可經(jīng)過每組8位同學的傳遞后,出來的消息各種各樣,沒有一組是完整的,不禁令我這個語文老師非常吃驚,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聽說能力亟待訓練。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責無旁貸,必須重視語言教學,加強聽說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了“口語交際”的教學要求。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人們往往重視讀寫能力,而忽視聽說能力。掌握交際語言的技巧,具備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二、計劃,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語文課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注重了讀和寫的能力的提升,忽視了對聽說的指導。為此,我制定了長期訓練的計劃,分三個階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第一階段:聽說有趣味的故事,激發(fā)說的興趣;第二階段,聽說比較復雜的描寫性文字,第三階段,聽說詩詞。各個階段持續(xù)的時間隨著內(nèi)容深入加長,保證每個同學都有上臺說的機會,每個階段課前對“說”的學生提出具體要求:在說的過程中做到:“思路清晰流暢,表達簡潔明確”做到這一點,只要每個人認真準備充分,都可以做好。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堅持放手的原則,在旁邊適當?shù)囊龑А?br />
第一個階段的訓練重點就放在培養(yǎng)學生專注傾聽的習慣和迅速提取簡單信息的能力上,所以選擇的“說”的內(nèi)容是趣味性較強的故事,如名人的奇聞軼事等。趣味性強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故事簡短便于學生抓取信息。學生很快就習慣了上課鈴一響便迫不及待地做好傾聽的準備,投入故事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多數(shù)學生能在聽一遍故事后馬上概括“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第二階段在學生有了良好的聽話習慣后,主要訓練內(nèi)化和輸出能力,讓說的學生準備一些適合背誦記憶的短小優(yōu)美的文字,如“愛心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不幸的人忘記生活的苦澀;愛心是一首動聽的歌謠,使生活枯燥的人感到生活的樂趣;愛心是一眼潺潺流動的泉水,使饑渴的行人感到人生旅途的甘甜”“說”的學生將這些精選的文字誦讀兩遍,“聽”的學生邊聽邊記憶,我引導他們記憶這類語段關鍵抓住描寫對象的特點,理清順序,先記住主干,再添加枝葉(修飾性詞語)明確記憶方法后,再經(jīng)過長時間的訓練,大部分同學都能聽兩遍后比較準確的識記簡短描寫性文字,這些描寫語段內(nèi)化學生自己的東西后,增強他們說話的藝術性,漸漸提升了作文水平。
第三階段,我又提出更高的要求:準確理解說話者的意思,在話語信息的基礎上形成聯(lián)想和想象。這個階段的說話,從一首古詩開始,簡單概括詩歌背景,講解詩句含義作者情感,聽者在聽的同時加進自己的情感體驗進行想象聯(lián)想,迅速記憶短詩,并能說出詩歌的理解,這個階段需要一個學期時間。聽的內(nèi)容從五言、七言、律詩再到短小的詞,大部分學生在很短的額定時間流暢地吟誦詩句,并對詩句做出正確理解。現(xiàn)在同學們只要提到詩詞學習,首先過“誦讀關”,再結合背景來理解記憶。
三、聽說訓練,獲益良多
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課前五分鐘“說話”訓練是提高聽說能力的重要方法,語文教師應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多“說”,多作自我表現(xiàn),促使學生從實踐中體會漢語言的基本知識和魅力,掌握口語交際的基本技巧,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進行課前五分鐘的“說話”訓練,確實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好奇心是人所共有的,更何況是活潑好動的中學生。每節(jié)課都一成不變地按“既定方案”,學生容易產(chǎn)生一種厭煩的心理。
我們通過不同學生輪流上講臺口述故事、發(fā)表見解.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給學生一種新鮮感,給課堂注入活力。再加上教師有針對性的點撥、引導,活躍課堂氣氛,,無形中誘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情感,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其次,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前五分鐘“說話”訓練,按座號輪流或教師隨意抽號,學生都必須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查找資料、閱讀美文、撰寫演講稿……這些活動,有效地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知識面,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自然不斷增強,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
第三,能溝通師生情感,教學相長。課前五分鐘“說話”訓練,還是溝通師生感情,了解教學情況的最好時機,能及時地進行教學反饋。學生在進行說話訓練時,必然會暴露出學習上的缺點,有時學生還會直言不諱地提出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教師即可隨時調(diào)整教學方法。這樣,既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又能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師生互相配合,互相調(diào)整,互相促進,教學自然相長。
第四,能增強學生的求知欲。課前五分鐘“說話”訓練,可為某些素質專長者提供有利的環(huán)境、條件。即使怕講,或者講得不夠好的同學,見到別人那落落大方,侃侃而談的場景自然會產(chǎn)生美慕的心理,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面對那些具有演講素質,或很想填補這種缺漏的同學,有了這種訓練,無疑是給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鍛煉的機會。同學之間互相競爭,激發(fā)了學習的欲望。
第五,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因而缺乏自信心,不敢上臺“說話”,不敢大聲發(fā)言。課前五分鐘“說話”訓練,則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鍛煉機會,讓其在參與中掌握方法,大聲說話,大方演講,獲得成就感,不斷提高自信心,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語文教學應重視“說”的鍛煉,而課前五分鐘說話訓練是有針對性的鍛煉若引導得好,并能持之以恒地不斷總結、創(chuàng)新,定能提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