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生有自己的獨特的生活經(jīng)歷,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更有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因而也擁有一個獨特的世界。寫出的文章應該是有個性特色的。然而,長期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受概念化和形式主義的影響十分嚴重,學生作文缺乏個性。
一、當前作文存在問題
1、個性的泯滅
當前,我們的作文教學仍然堅持“以文為本”,將“現(xiàn)代人”壓抑在“過去人”的陰影之下,將作文形式凌駕于作文內(nèi)容之上,造成了學生寫作心理上的依附與盲從,從而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個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
2、創(chuàng)造性的扼殺
讓寫作充滿個性,首先就得讓我們的學生充滿個性。寫作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便是要喚醒學生的個性特點,培養(yǎng)他們的個性心理素質(zhì),讓他們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優(yōu)勢,想自己之想,言自己之所言。
二、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寫出有個性的文章
1、在教學中,一是教給學生觀察方法。觀察方法有:①方位觀察法,按照一定順序進行觀察,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從外到里進行觀察,如《雨》對下雨過程的觀察和描寫,雨前用的是從外到里的觀察法,雨中都是從里到外的觀察法。②主次觀察法,從主到次,從大到小進行有次序的觀察,還有時序觀察法,遠近觀察法,動態(tài)觀察法等。二是交給學生積累方法,在積累中要求每人必備兩個本子,一個是日記本,要求學生多寫日記,把一天中看到、聽到、想到和經(jīng)歷到的事情有選擇地寫下來。再一個就是優(yōu)美詞句摘抄本,多讀一些有知識的書籍,把好詞好句摘抄下來,一天記住一個好詞,這樣,時間久了,積累的材料也就多了,提起筆來自然而然有話可寫了。
2、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獨立寫作,自由寫作是達到作文個性化的第一步。所謂自主,就是學生饒有興趣地寫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選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不受過多的外界干擾。教師要開闊寫作空間,采取多種習作形式,鼓勵自由表達。要采用寫日記、周記、觀察筆記、隨筆等多種練筆形式讓學生不受時間、空間、文體、內(nèi)容等限制,自由地寫,自由地練。即使是課堂作文,教師的命題也應注意其開放性,要有利于開啟學生的心扉。
3、以真立言,驅散“假大空”的迷霧浮云!罢鎸崱保俏恼碌纳,“以真立言”是作文的信條。既然“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那就應該以心換心,以誠為本。優(yōu)秀的文章一定是閃耀著真實美的文章。它不落窠臼,不仿不套,以其獨特的人生關照和藝術風采折射出非凡的人格魅力和藝術感染力。要融入真我,以“真”立本,孜孜以求于真材實料、真實情感和真知灼見。要敞開心扉,抒發(fā)靈性,即以自由之筆,抒發(fā)自然之情,寫自得之見,激自在之趣。
4、鼓勵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
發(fā)展個性,必須鼓勵創(chuàng)新,因為作文的本質(zhì)是一個獨特的精神產(chǎn)品的制作。崇個性、重創(chuàng)新是作文的靈魂。從本質(zhì)上來看,作文就是要反對模仿。文章的立意要新,就必須要有新信息、新感受、新經(jīng)驗;文章的表達要新,就必須能獨出機杼、靈活運用、推陳出新。我們要構建作文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學的體系,堅持從“知識本位”向“創(chuàng)新人格”遞升的原則,堅持打破常規(guī)、標新立異的原則,堅持以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科學訓練為手段的原則。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具體說來就是要培養(yǎng)求異思維的能力。逆向思維是求異思維的一種,其核心是標新立異。比如“這山望著那山高”的結語本來就有貶義,意在指責那些見異思遷之人,若逆向思維,我們何嘗不能寫成“把眼光投向高山”的文章,而贊揚那種不斷攀登積極進取的精神呢?同理,“學海無涯苦作舟”,我們可以寫成“學海自有無窮樂”。再如以“綠”為話題作文,發(fā)散開去想,可以寫“大自然需要綠”、“我們的家園需要綠”,可以寫“我們心中的綠意”(希望),可以寫“葉子為什么這樣綠”,可以寫和平的象征“橄欖綠”,可以寫國家的衛(wèi)士“國防綠”等。
總之,作文要有個性,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寫作教學的新環(huán)境,營造寫作教學的新氛圍,拓寬審美體驗的新視野,展示舉一反三的新話題。讓學生能觸題生情,援事而發(fā),從而引發(fā)情感波動的共振性;讓學生不拘一格見仁見智,從而形成審美情趣的獨立性;讓學生重視實踐,書寫經(jīng)歷,從而印證親歷體驗的真實性;讓學生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而彰顯章法體制的多元性。
(作者單位:新疆巴楚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