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按照《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實施小數教學。如何才能抓好新課標的小數教學呢?
第一、轉變教育觀念,明確學生定位和教師的角色。 新課程標準認為學生是數學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只有把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了教學質量才能提高。學生的發(fā)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所以在課堂上,我們應激發(fā)學生回答的欲望,讓他們有充分發(fā)表自己看法和真實想法的機會。
第二、創(chuàng)境激趣、調動學生自主探索
只有激發(fā)學習興趣,才能產生參與的動機,才能學好數學。沒有興趣,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任何教學活動都是低效的。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樹立“生活——數學”、“數學——生活”的概念,將學生置于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理解數學、認識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生動性,使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探尋培養(yǎng)研究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解決數學問題的教學規(guī)律和策略。適應學生的認知特點,富有情趣的內容,才能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因而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這說明了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因此,教學時,我常常根據不同的內容,創(chuàng)設不同的、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情景,通過小比賽、填空、口答、動手操作、講故事、設疑等方法,或者提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把學生引入與所提問題有關的探究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營造氛圍。我們應讓數學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這樣才能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聯系起來,使學習真正服務于學生的成長。如學習元角分的認識,開展一次模擬超市購物,學習了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后,讓學生為自己的小房間考慮購買合適的地磚等。學生會發(fā)現,原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時時在用數學。在活動中體驗數學的美、感受數學的趣,領悟數學的理,從而愛上數學,迷上數學,離不開數學,能靈活運用數學。
第三、引導分析,鼓勵求異,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分析,不僅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而且應該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對學生的列式,教師不要簡單的判斷對與錯,而應讓學生說出這樣列式的依據,只要學生說得有理,教師都應熱情鼓勵和充分肯定。例如:教學“商店運來一些水果,蘋果有20筐,梨的筐數是蘋果的 ,同時又是橘子的 。運來橘子多少筐?” 我通過畫線段圖,引導學生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并啟發(fā)學生說:“解答應用題要敢于創(chuàng)新,誰能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學生分別用“歸一法”、“分數應用題的解法”、“倍比法”、“列方程解”的方法進行了解答。這時我發(fā)現,有個學生的列式是“ 20÷( ÷ )。 請他向大家說出這樣列式的依據,他說:“把橘子的筐數看作單位1,那么蘋果的筐數就是橘子的 20÷( ÷ ),所以我用 20÷( ÷ ),來求橘子的筐數”。對這個學生的求異思維,我給予熱情的表揚,學生們也受到了感染。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有利于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第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實踐精神。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例如,我在教學《一個數除以小數》時,可以先復習一些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相關知識,除數是整數的小 數除法和商不變性質,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出示情境圖,讓學生根據圖中信息列出算式,并引導思考“7.65÷0.85中除數是小數怎么計算?"。可以把除數轉化為整數來計算嗎?根據復習的提示,把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100倍,再計算;蛘甙杨}目中的米數改變成厘米數,用整數來計算。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在小組討論,尋求計算方法,共同總結。學習活動就應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 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學生在觀察、實踐、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中,逐步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在教學中對于問題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要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提出各自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歧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不能僅僅以分數衡量一個學生。同時,我們應該正確對待那些總愛提問題的學生,其實愛提問題是一種可貴的精神。 總之,在新時期,我們在由國家教育部主持制定的《數學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開展小數教育,關鍵是要吃透新課標的實質,把小學生當作學習數學的主人,開展多種靈活的教學形式實施小數教學,為提高小數教學質量而努力。
(四川省夾江縣甘江鎮(zhèn)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