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學生成長,還其一片天空
——淺談英語學科“學案導學”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qū)吳林中學 楊兆明
目前許多地方普遍使用學案引導學生課堂學習,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皩W案導學”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旨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益。所謂“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一改過去老師單純的講,學生被動的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tǒng)一,發(fā)揮最大效益。
學案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地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皩W案”不同于“教案”:一個著眼于學,一個著眼于教;一個 著眼于學生客體,一個著眼于教師本體;一個側重于學生“拿來”,一個側重于教師“給予”;一個 側重于“會學”,一個側重于“學會”。兩者雖緊密聯系,但在目標要求、課堂角色、教學方式方法方面,卻有著本質的不同。
學案不是教學內容的拷貝,也不僅是教師講授要點的簡單羅列,它一方面要幫助學生將新學的知識與已有的知識經驗形成聯接。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適當的附著點,另一方面也要對幫助學生對新學的知識進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學生形成更為牢固的知識體系,另外還要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新知識的方式方法。因此,學案實質上是教師用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梁,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具有“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簡言之,學案的作用就是不僅要成為溝通教與學之間的相互作用,更承擔著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導學生在預習、聽課、復習和鞏固過程確立和使用適當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這也可以說是當前人們極為重視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但學案的設計要以教案為依據,要體現出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其內涵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課前準備”,“問題思考”,“學案導學過程”,“課堂總結”。它一般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部分:1、學習目標,它的設計要體現多元性、指向性、選擇性。2、知識構成,知識構成可以分成基本線索和基礎知識兩部分,線索是對一節(jié)課內容的高度概括,基礎知識是學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識結構框架,基本知識點,教師的點撥和設疑,印證與拓展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設計要體現教師的授課意圖。對于重點內容要設計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問題。3、學習方法,學案中所介紹的學習方法主要是針對所學內容設計的一些學習策略。一般包括記憶方法,理解角度,理論運用等。4、技能訓練,技能訓練是對一節(jié)課學習的檢驗,它有選擇題,填空題,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等。訓練題的設計,要體現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礎知識的檢驗,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訓練。提倡多種題型合理搭配,題目編排由易到難,控制習題數量,按容易題:中等題:高檔題為7:2:1的比例來編寫,為兼顧程度較高的學生,可適當編擬一些選做題,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習水平。5、課堂總結,課堂總結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稍O計合理的引導語,指導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目標的達成度進行自我總結,老師加以點評。
學案的設計要有實效性。必須在授課過程中加以檢驗。如果學案設計的很好,但在實施過程中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必須重新考慮設計方案。
學案設計應該注意的問題:1、理清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實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努力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學、自問、自做、自練的方法和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對學習的興趣。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實現掌握知識與發(fā)展能力的統(tǒng)一,體現啟發(fā)性原則,使學案成為學生掌握學科知識體系和學科學習方式的載體、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
“學案導學”與傳統(tǒng)的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在運用學案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更加多元,如: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環(huán)節(jié)進展的調控者,學生表現的評價者,學生疑惑的釋疑者,學生心靈的塑造者,學生行為的示范者,學生航向的把握,心靈的遙控,激情的點燃,興趣的激發(fā),自主意識的維持,等等。
“學案導學”的運用,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巡視學習進展情況,調整環(huán)節(jié)步驟,了解學習情況反思教學,即時備課,解決學生提出的很多無法備課預測的問題。教師為學生服務,教學為學習服務,教法為學法服務。教師搭建舞臺,學生表演,展示自我,充滿自信,暴露自我,發(fā)現問題與不足,改進自我。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教師是領路人又是指路人,教師是長者又是朋友,教師是知識的解惑者又是思維的激發(fā)者……。整個課堂雖在意料之外,更要在掌控之中。
陶行之先生說過,先生教的法子一定是學生學的法子。這種新型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要研究教材,整合教材,細化教材,分類教材。這樣上起課來既能靈活處理,又活而不亂,真正實現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系、網站內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