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国产中文字幕视频,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免费午夜福利院

      1. <object id="hdef9"></object>

        
        

          傾聽,是一種習慣

          作者: 杜瓊 來源:少年成才 更新:2010-04-27 08:58

           

          傾聽,是一種習慣
          山東高密市夏莊鎮(zhèn)小學 杜瓊

           “學會傾聽”是新課標中對低年級小學生提出的一項重要目標,小孩子的養(yǎng)成教育比學科知識的傳授更加重要。不要小看一次插嘴;不要輕視一次上課玩東西;更不要忽略學生的一次不發(fā)言就舉手。在這些細微之處都蘊涵著許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契機。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出現(xiàn)無意觀察或籠統(tǒng)觀察。作為教師應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捕捉教育契機,激發(fā)興趣,適時引導,逐步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傾聽習慣,訓練他們的傾聽能力,才能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一、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想聽”。

           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傾聽對于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作為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chuàng)造樂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獎勵和游戲最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 譬如,我在講《“黑板”跑了》這篇課文時,我根據(jù)兒童愛聽故事的天性,創(chuàng)設了故事情景。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適時地給同學們講“居里夫人”的故事,“牛頓”的故事,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有趣的故事中。為什么這些科學家都能取得如此成就呢?他們共同的優(yōu)秀品質(zhì)是什么?你最喜歡誰?為什么?以后的學習工作中你準備怎么做?通過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眼神緊緊的地盯著老師。故事一結(jié)束,通過語言的渲染,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

          二、捕捉教育契機,使學生“會聽”

          低年級學生還沒學會如何聽課,因此老師應該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了的要求,讓學生明白在聽別人說話時,別人在說話時,就應該認真聽,這是對別人的尊重,而且只有聽得好,才能說得好。這就要老師適時地誘導點撥,教給學生方法,使學生會聽。我在課堂中明確提出“學會傾聽要三心”,即在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fā)言,都要聽清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特別是當別人的發(fā)言有錯時,一定要等他把話說完了再用適當?shù)姆绞街赋;三要用心,在聽取他人說話時要動腦,有選擇地接受,做到 “聽”、“說”、“思”并重,相互促進。

          三、開展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聽辨的能力

          一年級學生一開始學習便是拼音。教學時,我通過讀聲母、韻母、音節(jié),讓學生模仿發(fā)音練習,然后通過“猜一猜”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聽辨音的能力。如:在教學平翹舌聲母后,我就讀聲母,讓學生猜一猜是平舌音呢還是翹舌音。又如,在教學中,我利用活動課,在班上開展傳話游戲的活動;顒訒r,要求學生在傳話的過程中不讓第三者聽見,把老師說的話一字不差地傳到最后一個同學那里,比比哪組傳得最快最正確。通過有趣的游戲,讓學生知道在傾聽別人講話時,要認真,自己在轉(zhuǎn)述時才能表達清楚。

          四、發(fā)揮評價的作用,教會學生傾聽

          正確適當?shù)卦u價學生,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在教學時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應及時恰當?shù)倪M行評價。

          當學生克服了學習上的困難時,老師及時評價:“你勇于向困難挑戰(zhàn),是個勇敢的孩子”!皩氊,你終于成功了!贬槍献鲗W習老師隨機評價“你們小組可真棒,想的辦法最多!边@些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使課堂呈現(xiàn)出活潑、熱烈的氣氛,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傾聽的效果也會明顯的提高。

          古人云:“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痹谄綍r的教學中,只要我們善于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堅持到每一堂課,就能使低年級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手機版
          http://e.zhwjw.net/
            網(wǎng)友關(guān)注
          • 課題研究
          • 文教視點
          • 新聞資訊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

          QQ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