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是學習語言的基礎,也是學習語言的重要工具,它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拼音字母本是抽象桔燥的表音符號,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卻是一個消化的難題。這就需要教師注重教學的趣味性,采用新穎的方法教學。
一、妙用信息技術,調動感官,力求“課展開,趣橫生”
生動的導入能逗樂學生,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充滿趣味性的教學過程卻能刺激學生始終抱著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效率。信息技術整合到漢語拼音教學,能把錄音,錄像、電腦等有機地配合使用,使形、光、色、聲同時作用于學生的感官系統(tǒng),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身、口、手等器官,那機械、呆扳,緊張的學生過程就會變得輕松愉快。如教學整體認讀音節(jié)“ye”及它的四聲時,我一改以往呆板的示范練讀的教學方法,巧妙地滲透信息技術,用電腦屏幕出示彩圖——“椰子樹”“爺爺讀報”“綠色田野”“翠綠色的樹葉”,彩色的圖畫,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視線,學生看到彩色的畫面,注意力高度集中,我抓住時機,及時出示錄音,富有情趣地描繪每一幅圖畫,學生很快發(fā)出“椰、爺、野、葉”的讀音,然后采用計算機的切換功能,幾幅圖交替出現(xiàn),學生輕松地掌握了音節(jié)“ye”及其四聲。很難分清音節(jié)的構成和口形變化,信息技術整合到漢語拼音教學后,就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先讓“yu”帶著半圓出現(xiàn)在草地上玩,然后和帶著半圓的“ɑn”碰在一起組成一個圓,這樣,靜態(tài)的“yuɑn”分拆成動態(tài)的“yu”和“ɑn”,并形象地把這兩部分拼成整體“yuɑn”,既直觀地引導學生記住了“yuɑn”的字形,又通過圓這一個具體形象的物來使學生記住了“yuɑn”的讀音,這樣教學,牢牢地吸引住學生的眼球,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二、借用信息技術,強化訓練,力求“課深入、趣更濃”
學生通過看圖、音頻示范、認形辨音,大體了解了漢語拼音,但一年級學生的記憶短暫,所學知識要不斷回顧和復習才能永久記憶,這就需要通過大量的訓練,才能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單調地反復訓練,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信息技術整合到漢語拼音教學后,教師可通過信息技術的各種功能,采用不同的手段,多方面地強化訓練,令學生在枯燥的學習過程中,越學興趣越濃。
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它為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構建了高效的教學脈絡,使呆板、靜寂的漢語拼音教學課堂變成多彩,動態(tài)的課堂,使單調,枯燥的漢語拼音教學充滿了趣味性,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們的教學效率。
編輯:紅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