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結合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研究
山西省文水縣鳳城鎮(zhèn)桑村小學 高瑞玲
摘要: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閱讀與寫作是非常關鍵的兩大環(huán)節(jié)。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讀寫結合方案,通過以讀促寫、以寫帶讀,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讀寫實踐中有所收獲、有所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 讀寫結合; 高效課堂
閱讀是“輸入”的過程,寫作是“輸出”的過程,基于讀寫結合策略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在激活學生語言意識、調(diào)動創(chuàng)新思維的同時,更有益于提升審美能力、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也正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因此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寫習慣,提高閱讀能力、調(diào)動寫作興趣,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將思考與領悟相結合,語文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關讀寫結合的具體應用策略,分享如下:
一、加強閱讀積累,夯實寫作基礎
閱讀是語文活動的最基礎環(huán)節(jié),也是調(diào)動語文思維、推動語文創(chuàng)新的重要載體,在閱讀中活躍語文思維,有利于加強理解、表達與運用。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與思考習慣,閱讀時準備個性化的摘抄本,分析閱讀中的好詞好句,領悟閱讀中的思想情感、模仿不同的寫作思路與寫作技巧等,由此加強寫作積累,夯實寫作基礎。
以《珍珠鳥》閱讀教學為例,課文中作者的語言生動、情感細膩,描寫了珍珠鳥從“怕人”到“信賴人”的變化過程。教學時先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對“珍珠鳥”產(chǎn)生初步認知,在此基礎上快速默讀,畫出文中的重點詞句以及自己最感興趣的詞句,如文中最后一句點睛之筆:“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讓學生嘗試說一說自己的閱讀感受,總結作者的寫作思路與寫作方法。另外,通過在閱讀中揣摩文中的每個片段,了解“我”與“珍珠鳥”經(jīng)歷的點點滴滴,感受由此產(chǎn)生的愛護、依賴等情感,啟發(fā)學生通過閱讀與思考提升審美能力,積累寫作素材,掌握新的寫作方法。
二、把握文本留白,打開擴寫思路
很多文章中作者都有意“留白”,這讓閱讀者有了更多聯(lián)想與想象的空間。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也要把握文本留白,將此作為閱讀教學的切入點,啟發(fā)學生去閱讀、去思考、去想象,在閱讀的基礎上打開寫作思路,調(diào)動寫作熱情,為文章擴寫精彩、有趣的結尾,這樣既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也能達到以讀促寫的教學效果。
以《去年的樹》教學設計為例,作者在文章的結尾寫道“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那么火柴到底在哪呢?這就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利用這個開放式的結尾進行擴寫文章,圍繞“小鳥與大樹的友誼”為中心思想,學生在擴寫的過程中也會梳理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與觀點,并且在此基礎上打開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擴寫精彩的結尾。大家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每個學生對文章的擴寫角度不同、思路不同,凸顯了獨特的創(chuàng)意,這也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寫作的趣味性,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寫作,在寫作中創(chuàng)新。
三、深化閱讀理解,掌握仿寫技巧
以往小學生寫作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內(nèi)容可寫、沒有情感可抒發(fā),所以寫出的文章空洞無物、毫無情感。歸根結底,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還是學生的素材積累不足,包括語文知識的匱乏、生活經(jīng)驗的不足等等。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多閱讀、多思考、多積累,在深化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加強仿寫訓練,這樣既能調(diào)動閱讀思維,也能總結好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思路,從擴寫、仿寫再到獨立寫,提高寫作水平。閱讀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與啟發(fā),要讓學生總結文章中心思想、感知作者情感變化,同時也要剖析文章結構、總結寫作構思,在做好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仿寫,則水到渠成。
以《匆匆》閱讀教學為例,重點剖析文中的擬人句“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學生被作者趣味的寫作手法深深吸引,模仿同樣的格式讓他們自己仿寫,可以寫高山、可以寫河流,可以寫生活中有趣的人或事。通過仿寫,學生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不僅掌握了寫作技巧,也鍛煉了語文思維和語文表達能力,參與閱讀與寫作的興趣十足。
四、巧用讀寫結合,調(diào)動寫作思維
新課標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填鴨式”的語文教學形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需要,教師也要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巧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引領學生的思路,深度挖掘教材的內(nèi)容,以多樣化教學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激活寫作思維,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
以《觸摸春天》閱讀教學為例,教學中采用讀寫結合策略,讓學生在深刻閱讀的基礎上思考:“如果要寫一篇以‘春天’為主題的作文,可以寫哪些內(nèi)容呢?寫作思路如何?要用到哪些寫作手法?”帶著這個問題,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通過“頭腦風暴”展開熱烈的討論,大家將作文的關鍵詞寫在小紙條上,再圍繞每個關鍵詞展開討論,在思維的碰撞中形成寫作思路。教學過程中,通過讀寫結合,讓學生既能從更多層面去分析文章、理解文章,也能在此基礎上形成寫作思路,在實踐練習中提升寫作水平。
總之,新課程理念的推進對語文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出迫切要求,語文教學不能一味地灌輸知識,強制學生死記硬背,更重要的是理解、領悟與運用。在培養(yǎng)語文綜合素養(yǎng)過程中,要充分認識閱讀與寫作不分家,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在寫作中感悟閱讀思想,通過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鍛煉語文實踐能力,挖掘語文學習潛力,夯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才是真正趣味、實用、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王亞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J].學周刊,2020,1(1):133.
[2]韓志寶.讀寫結合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1):45.
(本文發(fā)表于國家級教育類優(yōu)秀期刊《教育學-教師教育論壇》2020.6)
(責任編輯:笑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