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英語教學要開闊學生視野,減輕學生負擔,增長學生知識,就應該因材施教,適時轉換角色,寓教于樂。
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針對這一現狀,我在教育教學中,除常規(guī)的做法外,也進行了一些新的嘗試。
一、寓教于樂
初中的生活比較緊張,在這忙碌、快節(jié)奏的初中生涯中,適當休息,放松與讀書上課同樣重要。所以,我認為做教師的應該大方些,要舍得“浪費”上英語課的時間讓學生去玩,當然,這種玩是有組織、有目的的。例如:聽聽英語小故事、唱唱英文歌,其不僅可活躍課堂氣氛,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有時我也組織學生看一些英文版只有中文字幕的外國影片,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聽力又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他們的視野。
二、靈活處理教材,適當調整教學順序
眾所周知,綠化、環(huán)保如今很重要,碰巧學校植樹,于是我決定利用這大好時機上好這一單元。課前問他們知道怎樣種樹嗎?學生個個很得意。那么用英語怎么說呢?又傻眼了。于是我讓他們先預習,然后相互討論,練習,這些步驟就有印象了。接著去實地操作,邊說邊干,效果還真不錯。這比平時在教室里的表演真實多了。他們會有一種新鮮感,這樣他們會更加認真的配合,提高教學效果。
三、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中,適時轉換角色
我們學校,由于場地有限,活動空間少,學生對球的了解少之又少。而書中提到了籃球。課前問他們知道比賽規(guī)則嗎?答案是no。但有一個說yes。還是一個籃球fan。后來,我就讓他來上課,他講的頭頭是道。我偶爾在旁邊插幾個英語單詞。學生對籃球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我再接著上課文,這樣比較易懂。后來又看準機會,讓學生觀看了一場教師籃球賽,以便加深記憶。從反饋的情況看,效果極佳。
四、英語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與其它學科相聯(lián)系
學英語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中的單詞,也要像社會課一樣關心身邊所發(fā)生的事情,不能做“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英語也與現實生活緊密相聯(lián)。作為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該注意與時代相結合,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讓每個學生都留心身邊所發(fā)生的事。
總之,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極為重要。英語教師應積極探索,使課堂教學“活”起來,讓課外活動“火”起來,讓學生真正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學習,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編輯:紅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