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是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與當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學術(shù)精髓簡稱。國學的范疇很廣,既融入了諸子百家為主體的儒學思想,又以《四書五經(jīng)》為劃分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2~6歲是幼兒的學習黃金期,幼兒在這段時間里學習國學知識,可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堅實基礎(chǔ)。幼兒園開展國學教育,可以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深處埋下熱愛祖國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種子,打下一個自己是中國人的文化烙印。通過學習國學,能夠培養(yǎng)孩子自我思辨的能力、與人融洽相處的能力、科學的學習方法、從容的生活態(tài)度等。
幼兒園實施國學教育過程可分三個階段:
(一)初步了解并欣賞《千字文》、《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并背誦一些淺顯易懂的唐詩、宋詞。
(二)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學習誦讀《千字文》、《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
(三)結(jié)合幼兒園的禮儀課題編排腳本劇,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認知及表達能力。
有效實施幼兒園國學教育
1、有效提升師資隊伍的國學水平。
教師要向家長及幼兒推廣國學,首先就要提升自己的國學知識?赏ㄟ^查閱資料,組建國學評鑒小組等方式,努力提高自己對于國學的認知水平,了解、背誦或熟讀國學經(jīng)典作品,并且掌握教幼兒背誦的方法,使幼兒了解其中的正確含義,并學會聯(lián)系幼兒實際生活進行啟發(fā)教育。
2、重視宣傳效應,引起社會關(guān)注。
通過每天播放《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視聽光盤及教室環(huán)境周圍布置展板等形式,讓幼兒及家長初步了解幼兒園國學教育內(nèi)容;充分利用幼兒園家長學校、班級家長會、及《家長園地》宣傳欄,向家長宣傳國學教育的重要性,使他們明白國學對幼兒人格、道德品質(zhì)、情操、精神風貌的培養(yǎng)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取得家長的理解和積極配合。
“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苯逃⒆,父母也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通過主題家長會、與家長的面對面交流與及時溝通,使家長掌握教會幼兒學習國學的方法,這樣家長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參與到幼兒的國學教育中來。
中華文化最好的給養(yǎng)是國學經(jīng)典,許多外國人都爭相學習研究,英國的“孔子學堂”就是最好的證明。中央電視臺曾推出一則《寶寶給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媽媽以自身實際行動,為成長中的一代新人,樹立了榜樣!坝H愛我 孝何難”;“凡是人 皆須愛”;“圣與賢 可馴致”…… 中國的文化之根正潛移默化地注入到孩子的心中,愿經(jīng)典文化寶藏能夠得到更多的發(fā)展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