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夏邑縣第一初級中學 王淑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講好中小學思政課,引導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是每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這就要求我們每個思政課教師更應當密切關注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長的動向,以及外部消極因素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采取正確對策。
一、影響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消極因素
(一)、社會經(jīng)濟負面效應的影響。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jīng)濟取得了巨大成績,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改善,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傾向,見利忘義、微利是圖、坑蒙拐騙、以權謀私、錢權交易、貪污受賄等社會不良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對社會風氣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而青少年缺乏社會經(jīng)驗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這種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青少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腐蝕和侵襲,對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個消極影響。
(二)、社會不良文化影響。當前一些圖書報刊、音像制品、文化娛樂中充斥者大量的封建迷信、兇殺暴力、淫穢色情及其損害青少年思想健康的內容,對社會文化環(huán)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隨著微信、抖音等新興自媒體普及傳播,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嚴重誤導了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這對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又一極大消極影響。
(三)家庭不良教育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培養(yǎng),深刻影響著子女人生觀、道德觀的形成。但部分家庭教育的缺陷,對子女教育影響很大,有的家長對子女過分溺愛,對他們的過錯總喜歡袒護、包庇放任子女不良習性的發(fā)展自流,使他們養(yǎng)成任性、執(zhí)拗、蠻橫、粗野、放縱、利己等偏激性格;有的家長則是奉行“棍棒成材”的信條,采取打罵式教育,給孩子造成逆反心理;還有的家長本身就有惡習,子女耳濡目染,自然沾染上不良習性。此外,離異單親家庭家庭缺失教育,留守青少年隔代教育也給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健康成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四)、學校教育的誤區(qū)。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一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只重智育而忽視德育,只要學習好,一好遮百丑,即使學生有缺點和錯誤,也不及時指正和引導,久而久就成了有才無德的學生,使一部分學生只顧埋頭學習,放松了思想品德修養(yǎng)。
(五)、優(yōu)裕物質生活的負效應。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在校中小學生從不同渠道得到的零花錢也越來越多,一部分學生似乎成了校園“小貴族”;ハ嗯时,炫富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穿名牌衣服、擺闊氣、講排場,拼爹比關系等惡習有蔓延趨勢,這不僅不利于培養(yǎng)和磨練青少年艱苦奮斗的作風和堅忍不拔的意志,而且會使青少年純潔的心靈受到污染。
二、預防消極因素對青少年影響的對策
(一)、進一步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切實加強改進思想品德教育,把傳播知識同陶冶情操、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現(xiàn)、價值觀、世界觀,培養(yǎng)優(yōu)良品德,促使他們自覺辯善惡、明是非,形成團結互助、遵紀守法、文明誠信的好作風。
(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和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教育教學中去,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不斷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努力把每個青少年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必須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對于思想品德課教師而言更應當做好這一點。對于社會上負面影響要正面引導,引導學生增強“四個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去。對于生活條件富足的學生,要進行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教育,用紅軍長征精神去感化他們,凈化他們的心靈,升華他們的品質;對于受不良文化影響的學生,發(fā)現(xiàn)苗頭,及時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內容健康向上的影視作品,讓一些學生從不良文化的陰影中走出來;對于那些生活在單親、留守等弱勢群體家庭的學生,更應多一份關愛,要包容他們的缺點和不良習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愛換取對生活、對社會的美好愿景。
(四)、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wǎng)絡。社會方面要懲治腐敗、打擊丑惡、凈化文化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學校要改革教育評價方法,完善思想道德測評體系,重視德育、智育全面發(fā)展。家庭要注重家風等教育,家長積極與社會、學校密切聯(lián)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國。三方要注意社會信息傳強內容和方向,抵制和清除不且信息影響,對社會環(huán)境的各種影響,做出正確的選擇和調節(jié),力求創(chuàng)建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總之,消除社會不良因素對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響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教育工程,我們要以科學的發(fā)展觀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作為一個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趕時代、順潮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為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新時代合格人才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