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鑄風骨 人格寫春秋
—河北省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教官柴廣利紀實
年逾60的柴廣利是個錚錚鐵骨的漢子,但不乏火熱的心腸。不論在他任教的河北司法警宮職業(yè)學院,還是在他代理案件的當事人中間都很有口碑。在學院,他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在社會,他是仗義執(zhí)言的“平民律師”。這個從沒有為自己掉過一滴淚,但常常為別人的事淚流滿面的三級警監(jiān)說:“我見不得無權無勢的老百姓蒙受冤屈,尤其是那些身無分文的蒙冤受屈的農(nóng)民,看到他們走投無路,欲哭無淚的樣子,就覺得好像自己的父母受到了欺負,就想拼了命,也要為他們討個公道!”
教書育人 為人師表
在河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的教室內(nèi),衣飾整潔,笑容可掬的柴老師給學生上的第一節(jié)課,就是要“學會生存”,必須“以人格立身,憑正義做人”。柴廣利講:“人與其他動物的區(qū)別就在于人有人格。人與人的最主要的區(qū)別就在于人格的不同,所以說,人格就是做人的資格,沒有人格就沒有做人的資格。人格的力量要比權利、職位、強制性的影響力強大、持久、深遠的多。我們黨之所以能戰(zhàn)勝一切敵人,取得革命和建設的勝利,就是因為我們黨具有代表各族人民利益的不可戰(zhàn)勝的人格力量,因此,我們要把人格看得比我們的生命都要重要”。
同學們聽了柴老師的課,有的學生置疑:“老師,這是個多么實用而功利的社會啊,您這么剛直,這么黑白分明,恐怕在這個世界難以立足吧?您這么教我們,會不會“誤”了我們?畢竟,我們都是在這個社會生存的人,很難做到一是一,二是二啊!
學生的話似乎不是沒有道理,這畢竟是個價值社會,誰會為別人的事叫真兒?人格幾分錢一斤?理想能幫助人找來工作?正直能換來買房、買車的人民幣? 柴教官教學,始終堅持言教與身教相結合,使學生們懂得“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文化人的一種美德。
1991年,安徽鬧水災,來自安徽的學生朱呈祥在工作分配問題上幾經(jīng)周折不能如意,沒有人管,手上也沒錢了,嘴上都起了泡,靠校園里不成熟的果實充饑。柴廣利了解情況后,自己掏腰包帶著這個學生跑省城,進教委,向有關領導部門陳說衷情,自己為他墊錢,幫他在家鄉(xiāng)某監(jiān)獄找到了獄警工作,一切安排就緒后,他又為這位學生買了車票資助他回到故鄉(xiāng)。
這件事令那位學生十分感動,他來信說:柴老師,也許我一生都沒有辦法回報你什么,如果說知恩圖報的話,我只能聽你的話,做個好人,做個有人格、有骨氣的警察,只能如此,才能報答恩師。
1996年初夏,柴廣利帶學生到唐山冀東監(jiān)獄實習,途徑天津時遇到一個叫顏廷勝的安徽打工仔,他在東北打工三個月沒有得到一分工錢,只得行乞回家,到了天津已是破衣襤衫,流浪街頭。得知情況后,柴老師對學生說:“我們?yōu)樗麃韨募捐吧,也許這是一個人人生轉折點。我是老師,帶頭捐20元,大家少吃一根冰棍,捐五角,捐一塊都行,這樣他就能回家了!”有個同學對他說,“老師,現(xiàn)在社會上騙子很多,誰知他說的是不是真的啊?也許他會拿著我們捐的錢去喝酒下館子呢。”柴廣利平靜地說:“也許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們首先得相信人,即使用不著完全信任別人,但我們至少應該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用行動來幫助比我們?nèi)醯娜恕H绻覀冋娴谋或_了,也要讓他知道世界上并不完全是冷漠的,也許這次援助,會讓一個走投無路的人改變他對這個社會的看法,會讓他對人世間恢復信心,會讓一個可能走向歧途的人回頭是岸。所以,我們永遠不要輕視自己的努力!
與顏廷勝互留地址后,柴廣利把他送上了南去的列車。不久,就收到了安徽來信。“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您是個大好人,是當代活雷鋒!”信中,這名打工仔用最樸素的語言說。數(shù)次來信,情眷意深。柴廣利在回信中也說到:“人無品格,不如豚犬:人無品格,罔談良知。”
柴廣利不僅給一個行乞青年重新樹立對社會的信心,也教會了學生如何在社會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因此,好多學生在給他的信中寫到:“柴老師,你不僅教給了我們好多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
鐵面包公 不畏權貴
柴廣利既是一個教書育人的老師,也是一位維護法律尊嚴的律師。在他的辦公室和書房里,各種版本的法典擺了一排又一排,在他的心中維護法律尊嚴是他的生命。他常說:“當律師就要學包公,為民伸冤,不畏權貴!
有一年,邯鄲某鄉(xiāng)鎮(zhèn)的三位農(nóng)民因抵制干部亂收費、亂罰款且不開票的作法,遭到鄉(xiāng)干部的毆打和拘禁。這些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民都覺得自己活得太屈,太窩囊了。鄉(xiāng)里的干部是靠他們種的糧食養(yǎng)的,他們憑什么這么欺負養(yǎng)活著他們的人?!他們就是想不通,就是一心想找個地方討個公道。他們先后到省、市上訪告狀80余次,風里來雨里去,日復一日。告到他們都快絕望了,后來他們找到了在河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任教的柴廣利。同樣也是吃著農(nóng)民糧食過日子的柴廣利,一邊聽這幾個農(nóng)民的早已經(jīng)哭干淚水的訴說,一邊自己不禁地流著淚。他是農(nóng)民的兒子,對這些農(nóng)民太清楚不過了。他們?nèi)绻皇鞘芰瞬荒苋淌艿那,斷然不會拋家舍業(yè),往返別人不敢走的長路,看著別人不愿看的臉色,一條道走到黑地來告狀。
柴廣利接受那幾個農(nóng)民的委托后,又多次往返鄉(xiāng)下取證,有一天,他冒雨從早上趕到快天黑時才找了一個原告的農(nóng)民家。沒想到這戶農(nóng)民家里很窮,一家人煮著南瓜粥吃。他們見柴律師來了,想出去買點肉。柴廣利堅決不讓,只要求隨著這一家人一起吃。然后又摸著黑趕回了邯鄲。他用最短的時間取證并寫好訴狀,領著這幾個農(nóng)民跑到檢察院控告不法“鄉(xiāng)官”,在柴廣利的努力下,檢察院立了案。這個案件很快進入司法程序,終于,那個鄉(xiāng)干部受到法律制裁,受害農(nóng)民獲得賠償。事后,其中的兩位農(nóng)民給報社寫信說:“柴廣利為民辦事,從不講吃喝,不講報酬。在當代社會,像這樣的人太少了!”
還有一次,邯鄲某縣公安局刑警隊以涉嫌故意殺人,收審了李某和宋某。在沒有確鑿犯罪證據(jù)的情況下,某辦案人員毆打犯罪嫌疑人。宋某因既沒有口供,也沒有證據(jù)被取保侯審。李某因經(jīng)不起折磨,被迫招供。但是,公安機關一直提取不了相關證據(jù),因無法移交檢察機關提出訴訟,李某一直被關押。柴廣利受當事人委托,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經(jīng)人民法院審理,依法撤銷了公安機關對李、宋二人的“收審”的決定,并使當事人獲得了相應賠償。在司法依然實行“收審”制的1996年,柴廣利以“疑罪從無”的司法理念說服法庭,在當時確實難得可貴。1997年7月21日,邯鄲東部某縣村民趙某、菅某以故意殺人罪被邯鄲市人民檢察院提出公訴。柴廣利接受了被告親屬的委托,仔細查閱涉案材料并會見了被告人,他發(fā)現(xiàn)該案沒有物證,而且兩個“目擊證人”當時根本不在案發(fā)現(xiàn)場。經(jīng)過法庭辯論,法庭重新認定了柴廣利的指證,被告人的三年冤獄才得到昭雪。
在柴廣利接受的六宗死刑案件中,他成功為四個人做了無罪辯護,一人改判。其中有一個已經(jīng)下達了死刑執(zhí)行令。他從案件中找出重大疑問,連夜奔赴北京,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終止死刑令的申請,在最后的努力中,終于使面臨萬劫不復的當事人,捩回了陽光世界。那一天,他的當事人伏地慟哭不止,柴廣利也不禁掩面而泣。
平民律師 心系百姓
柴廣利為弱者執(zhí)言的事跡在冀南廣為傳頌,有許多付不起律師費的農(nóng)民,在柴廣利幫助下打贏了官司。20多年來,柴廣利先后代理了300多件這樣的案件,老百姓感激不過便給其送一些自家種的土特產(chǎn)。凡熟知他的人都從內(nèi)心稱他是“平民律師”。
有一年,河北邢臺市沙河永宏紙廠職工姚永紅往山東省高密市送紙,被當?shù)厣虘趄_搶貨物,拒不付款。柴廣利接受委托后多次去山東取證,在人生地不熟,交涉不利的情況下,他采取正當策略澄清了事實,變被動為主動,迫使被告人就范。在柴廣利代理的案件中,他絕大多數(shù)都是為那些走投無路的人仗義執(zhí)言,有些人甚至沒有錢打官司,柴廣利還要倒貼一些費用,義務為一些窮困的無助者寫訴狀。正是這些無助者的口口相傳,在柴廣利的一間地下室內(nèi),常!芭葜币恍┮轮徽,神態(tài)木訥的鄉(xiāng)下人。前幾個走了,又讓他們介紹來了新的一群。盡管如此,他還是樂此不疲,盡已所能。
最使人難忘的是他幫一個86歲的老嫗打贏了一場“民告官”的官司。一個大名縣的老太太,因為房產(chǎn)權不清,引起她與家庭其他親屬之間的糾紛,便找村、鄉(xiāng)、縣、市討個說法。官司判來判去,相互矛盾。她慕名從百里之外,讓人攙扶著來到邯鄲,找到了柴廣利。這種律師不愿代理的官司,柴廣利欣然地接了過來而且最后勝訴了。他幫助老太太和政府理潔了老人的麻煩事。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奇怪,一個年已耄耋的老太太和一個不出名的老師,他們怎么能告贏政府?怎么說清了幾十年說不清的事兒?其中的玄機,正如一位黨報記者對他的評價:“他是一個屢遭挫折而永不服輸?shù)娜耍阂粋意志堅強敢于犯上的人;一個不走仕途但在社會上獨具影響的人;一個普通公民但保持了自我完整人格的人!笔虑檎嫒缢f,柴廣利是個做事講正氣,做人講人格的人。他相信真理,不信這個世界上有說不清的事。
某縣龍王廟鎮(zhèn)人民政府于2001年在行政執(zhí)法活動中,由于個別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意識淡薄,嚴重侵犯了數(shù)十名村民的人身權利和相應的財產(chǎn)權益,引起部分村民上訪。柴廣利分別代理該鎮(zhèn)東范堤村的葛某、雙廟村的王某、甘莊村劉某、鄭村村的顏某等20多位農(nóng)民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以充分的事實和理由,說明了被告的某縣龍王廟鎮(zhèn)政府的行政違法事實。經(jīng)審理,人民法院判令該鎮(zhèn)政府對原告進行相應賠償。
柴廣利不畏權,不惟上,不懼勢;維法為民,替弱者說話的行為,引起新聞媒體的關注。先后被央視《今日說法》和省電視臺的法治節(jié)目專欄請進熒屏。
正義之劍護法之神
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為了給受害者一個公平的交待,柴廣利多年來以一種共產(chǎn)黨人的大無畏精神,揮舞正義之劍敢向魑魅魍魎刺去,成為當之無愧的護法之神。
1995年,中國商業(yè)界一份權威性報紙,在顯要位置登載了一篇近萬字的長篇報道——《虎口歷險》,文中用大量不實之詞污蔑臨漳縣商業(yè)部門的正常經(jīng)營活動為詐騙行為。文章發(fā)表后,臨漳對外的商業(yè)流通基本處于癱瘓狀態(tài),文中所涉及的當事人更是在社會重壓下無法正常生活。可要與國家級的新聞單位打官司又談何容易!當事人輾轉找到了柴廣利,請求他幫助。柴廣利了解案情后,認為該報不僅侵害了當事人的名譽,更損害邯鄲市和臨漳縣的對外開放形象。他頂著種種壓力,毅然代理了此案。在邯鄲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庭審時,柴廣利依據(jù)充分的事實,據(jù)理力爭,贏得了旁聽者的稱贊,一審判決原告勝訴。那家報社不服,上訴到省高院。二審時,柴廣利再次出庭,經(jīng)過7個小時的辯論,該報社不得不承認侵害了原告的名譽權,并主動提出調(diào)解,賠償損失,并在當年9月22日《河北日報》上公開登報道歉。
“河北某縣太行市場拆遷案”曾在冀南引起轟動,一些拖兒帶女告狀的商戶就是在這里找上的門。太行市場是1984年商戶們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按照縣政府有關部門的統(tǒng)一規(guī)劃要求投資興建的。1985年市場開業(yè)初期的前十年,不景氣;到了1995年之后,市場逐漸地紅火起來,商戶們多次要求政府有關部門為其辦理房產(chǎn)所有證和土地使用手續(xù),但政府有關部門相互推諉,遲遲不辦理。2005年1月23日、3月5日張貼公告,要求商戶們停止營業(yè),等待拆除。顯然,縣工商局、拆遷辦的做法與國家政策法規(guī)相違背。為此,商戶們多次到縣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上訪告狀。
2005年1月1 1日,該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因主管副縣長,在其請示報告上的批示,1月18日的縣人民政府拆遷管理辦公室,在市場張貼了“拆遷凍結公告”。5月10日又違法為涉城鎮(zhèn)城里村頒發(fā)了拆遷許可證。太行市場拆遷改造管理權移交給涉城鎮(zhèn)城里村后,這些投資營建市場的商家坐臥不安。柴廣利接受商戶們的委托后,為避免群體事件的發(fā)生,向該縣縣委、縣人大、縣政府主要領導寫了一封“諫言書”。但柴廣利的諫言書未能引起重視,縣有關部門對太行市場采取“封閉一切”的高壓手段。為了避免勢態(tài)惡化,柴廣利又致信給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領導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于法院遲遲不立案,6月30日凌晨2時許,涉城鎮(zhèn)黨委書記馬某在縣有關部門的配合下,組織數(shù)百人,將居住在市場內(nèi)的商戶驅趕出去,動用鏟車、挖掘機等重型機械,將太行市場夷為廢墟。7月1日,柴廣利就該縣“6.30”暴力拆遷太行市場性質與定州“6.11”暴力襲擊繩油村民事件相比較,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致了法律意見書。當他得知商戶們?nèi)后w到北京上訪的消息后,為了避免因商戶們的過急行為造成社會影響,或因非法上訪而觸犯法律,及時向有關部門書面匯報,并勸說商戶們合法維權。在法院受理該案后,柴廣利代表商戶向邯鄲市中級法院申請“異地管轄”。中級法院將該案指定了“全國行政審判工作先進單位”法院審理。庭審中,柴廣利依據(jù)事實和法律,以充分的事實和理由說明該縣工商局和拆遷辦,對太行市場的行政行為是違法的。最后,法院判決:撤銷被告的行政行為。被告不服,提起上訴,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維持原判。
做為典型案例,該案引起《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央和省級新聞單位專發(fā)了署名評論文章和專家點評。至此,作為“2005年影響河北十大案件”之一的“某縣太行市場強制拆遷案”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商戶們由衷地稱柴廣利是正直護法的“平民律師”。
性格決定命運。憐憫弱者、扶貧濟危的本性,公平公正、正直護法的秉性,嫉惡如仇、敢于“犯上”的血性,注定是柴廣利的性格。在他從事法律教育的三十多年里,他接觸的各類刑事案件、民事案件、惡性案件、以權代法案件、腐敗案件枚不勝舉。其中,有歡笑,有汗水,也有淚水。但是,不論面對怎樣的壓力,面對怎樣的誘惑,面對再大的困難,他都能用剛直不阿的品行維護社會正義,以正直的人品獲得當事人的信任,以人格的力量贏得對手的尊重!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實現(xiàn)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記者:林臏 通訊員:房三華 溫王林 任希平)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