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面子是否真那么重要
廣饒綜合高中 杜效仲
人人都要面子,所謂“人活臉,樹活皮”嘛,這本無可厚非;做老師的尤其要面子,因為他面對的是比他低一輩的學生,自也不必大驚小怪。可問題是,人生在世,總免不了會“失面子”,作為老師,天天和學生打交道,這樣的機會就更多了。關(guān)鍵是,該怎樣看待自己的“失面子”?
首先要搞清楚是不是真的失了面子,怎樣才是真的“失面子”。余秋雨曾把樂(yao)山樂(yao)水讀成樂(le)山樂(le)水;于丹也說過舞蹈《千手觀音》真是“美輪美奐”:他們一個讀了錯字,一個用錯了成語,都出了錯誤,被觀眾提出后,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yīng)——
余大教授說:“多大的事啊,還用炮轟?”于丹說:“我會去查閱資料,如果確實錯了,我一定改!
讀個把錯字,確實算不得“多大的事”;可認個錯,卻也費不了多少功夫。不知道知識上出點紕漏和在億萬觀眾面前死不認錯相比,哪一個更“失面子”。但我知道,讀了錯字,用錯了成語,并不說明你知識不夠廣博,學養(yǎng)不夠深厚,似乎也和面子無關(guān);如果這也算“失面子”,那老師的面子早失光了。有哪個老師沒讀錯個字?有哪個老師沒做錯過題?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自可坦然認錯,韓老夫子早就說了,“師不必賢于弟子”嘛。卻總有那么一些老師,偏要去學余大教授,用三寸不爛之舌講得“錯誤有理”,那可就真“失面子”了。
其次要搞清楚是什么造成自己“失面子”。如果是自己的原因,卻硬要把火撒到別人身上,那可能會失更大的面子。老師在班上指責學生,學生頂撞老師。老師覺得“師道尊嚴”受到侵犯,失了面子,就更嚴厲的訓斥學生,甚至諷刺、打罵學生,這樣一來,后果就難以預(yù)料了。做教師的,在和學生發(fā)生矛盾時,不妨多想想:學生是不是真的有錯?我指責他的場合是不是適當我采取的方式是不是有點過激?大多數(shù)情況是,學生真的有錯,而教師也確實由于自己的處理方式不當激化了矛盾。可老師往往顧及面子,不愿、不肯去想自己的錯誤;即使想了,也會顧及面子,不會去認錯。所以,請看——
第三要搞清楚是不是把自己和對話對象置于平等的地位。有很多”失面子”現(xiàn)象都能和對話主體不平等或一方認為不平等扯上關(guān)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本是平等的主體,但在實踐中,無論是教育者還是被教育者都不認為自己和對方是平等關(guān)系。筆者是教師,卻很少對學生說過“請”“謝謝”“對不起”之類的話;有時找學生談話,自個翹著二郎腿,學生在一邊垂首而立,大氣都不敢喘一聲;有時找學生幫忙,想不起名字了就“哎”一聲,或者招招手,學生也一路小跑過來了——慢了都不行——可這一套漸漸有些行不通了,現(xiàn)在的學生不是那么好擺弄了,你翹起二郎腿,他就敢抱起胳膊;你招招手,他興許就撇撇頭——看你能奈我何?怎么樣,生氣了吧?“失面子”了吧?這可是你自找的。
說到底,還是老師的面子在作怪啊。但要知道,要想自己有面子,先得給對方面子,不管你面對的是領(lǐng)導(dǎo)還是自己的學生——如果沒有了平等,對話會異常艱難,還得時刻提防著“失面子”。
所以,老師失了面子,還是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再生氣不遲。要不,白生了氣不說,還賺個“擺架子”,多不值?現(xiàn)下,各學校都在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竊以為,校園的和諧,首先是師生關(guān)系的和諧。各位教育界同仁,咱可不能因為顧及“面子”成了和諧校園中的不和諧音符啊。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wù)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