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鳳
這是2006年12月里一個風和景明的小陽天,在位于安陽市燈塔路的妙品軒畫廊,著名山水畫家戴五愛先生國畫作品展在這里開幕。安陽市政協(xié)主席趙微專程前來為五愛的個展剪彩,市縣領導前來祝賀,安陽文化藝術界、書畫界的同仁幾百人前來參觀助興,真可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到場的人紛紛在留言冊上留言,感慨五愛幾十年在藝術道路上勤奮耕耘,終有大成,有的當場就購走了五愛的國畫。五愛無疑是今天的主角,他那雙神采奕奕的大眼里盛滿了歡欣與喜悅。我一時惶惑,這就是當初我認識的那個瘦小文弱、沉默寡言的農(nóng)家子弟嗎?不,我眼看著他從一個平凡的農(nóng)家子弟一直走到今天,成為安陽縣的文聯(lián)副主席、安陽縣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河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安陽市的知名畫家……
一、五愛從小就喜歡上了畫畫,并學會了自娛自樂,當美術老師的父親成了他童年的偶像
家庭和童年,將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1957年,五愛出生在豫北平原一個農(nóng)家,家境貧困,姊妹們多,整日為生計奔忙的父母無暇細心看顧一個排行老五的孩子。困境中的小五愛從小就喜歡上了畫畫并學會了自娛自樂,當美術老師的父親成了他童年的偶像。小學6年,除了學習文化課,他臨摹畫冊,學習人物造型、線條,畫畫成了他每天的日課、童年的事業(yè)。但直到上了初中,才有了美術課,老師看了他的畫大加贊賞,說他有天賦,鼓勵他在這條路上努力。暑假時,父親又為他介紹去安陽縣二中找鄭興國老師學習美術。
學習期間五愛住在學生的寢室里,正值酷暑,睡的是土炕,又熱又潮,夜里蚊子咬的睡不成覺,但因為心中有追求的繪畫藝術,他并不覺其苦。高中生們剛開始對他不屑一顧,后來卻慢慢為他的吃苦精神感動,有的學生不知不覺也愛上了繪畫,一起向鄭老師學習起來。鄭老師多才多藝,不僅擅長美術,同時文學功底深、愛好考古。教五愛繪畫,每一次都做示范,并把范畫裁成冊子,作為臨本,先讓他從素描入手,然后畫寫生,再進入中國畫的基礎訓練;教他用筆,中鋒、側(cè)鋒、順鋒、逆鋒;教他 用墨,濃、淡、干、濕、焦;教他花鳥,先畫花朵、葉子,再穿插枝干……,在毛邊紙上反復臨摹“芥子園”。到了寒假,讓他畫山水。鄭老師的家在安陽的下洼街(以前的安陽市眼科醫(yī)院附近),五愛則住在豫北棉紡織廠大哥家里。他一天三趟從城西北角跑到城東南角,鄭老師白天講課,晚上布置作業(yè),第二天再針對五愛的畫作講課。就這樣學了兩個假期,五愛心里亮堂了,視野開闊了,奠定了繪畫基礎,掌握了繪畫技藝,他立志將來要當畫家。
五愛總是感念給予他幫助的人,后來他考上高中,回到故鄉(xiāng)瓦店中學讀書。在這里,他又遇到了對他一生影響最大,讓他迄今難忘的恩師——王清晨。王清晨是位轉(zhuǎn)業(yè)軍人,在部隊當過文書,老家是瓦店鄉(xiāng)梅福村人,轉(zhuǎn)業(yè)后就在公社里當了放映員。有一次王老師在放映前來瓦店中學一位老師屋里拿放映器材,誰知一下推錯了門,推開了五愛父親的房間,看見墻上一幅五愛的畫,他的眼前一亮,驚喜地問這是誰畫的?五愛的父親說是小孩畫的。王清晨說畫得好!回頭我給他帶幾本書。兩天以后,王清晨給五愛帶來了好幾本畫集和繪畫技法的美術書。比五愛大十來歲的王清晨,從此與五愛成了忘年交,每次放完電影就會來找五愛,教他繪畫,無私地給他買繪畫書、顏料、筆墨紙張,連為人處世都要教他。王清晨既是五愛的良師益友,又像他的兄長。有一年春節(jié)前夕,王清晨看到五愛家境貧寒,他慷慨解囊,一下花五六百元為五愛買了一架120的照相機,又教他如何操作,讓他以照相來維持生計。五愛一個人下鄉(xiāng)給人照相,慢慢地掌握了照相技術。高中三年,五愛每年春節(jié)都要到村里給人照相,一天收入五六十元,一個春節(jié)下來就是七八百元,然后再把這些錢用到繪畫上。之后,王老師又把它引領到一個更廣闊的天地,讓他認識了安陽畫界的張尚志、黃思源、魏鳳如、師英然等人。
二、他第一次走進了太行山,帶著一個十幾歲孩子好奇的眼睛,去看山的神奇,聽山的聲音,感受山區(qū)與平原的不同
1976年夏天,生在平原的五愛突然萌生了要去太行山的念頭,想當畫家,怎能連真山真水都沒看過呢?五愛有一個表姐家在林縣任村一帶的八角村,暑假時,他第一次走進了太行山,帶著一個十幾歲孩子好奇的眼睛,去看山的神奇,聽山的聲音,感受山區(qū)與平原的不同。每天一早,他帶著畫夾上山,畫到傍晚回來,他沿著像白色飄帶一樣的盤山公路,上到山頂再看遠山,覺得自己也好像長高了,他用速寫勾勒描繪他眼中的太行山,并從此與太行山結(jié)下了緣分。
這年7月,五愛高中畢業(yè),回到故鄉(xiāng)務農(nóng)。他像許多農(nóng)家少年一樣,挖河抬筐,揚場打滾,交公糧時,他一米六的個頭,扛起200斤的麻包就走。白天下地勞動,晚上回家畫畫,為收集素材,他自己縫了個袋子,里邊裝著速寫本,隨身帶著,干活休息時,就畫動態(tài),畫景物,畫收獲季節(jié)的場面,他還學會了給人畫素描頭像。
1977年,恢復全國高考的消息讓他興奮異常。他專門去安陽師范學習繪畫一個月,又趕回老家復習文化課。他決心考上大學的美術系。蒼天不負有心人,五愛終于如愿。
我就在那年高考時認識了五愛。那是文革后第一次全國高考。我與全國渴望考上大學的學子們一樣,在故鄉(xiāng)的一個小學教室里參加考試,渴望當編導,當作家。那時候的高考不像現(xiàn)在這么嚴格,還像平時考試一樣,兩人一張桌。只有監(jiān)考老師在身邊走來走去,看我們在卷子上刷刷地答題,為我們的能力而欣喜;大家在一種比較輕松的環(huán)境下完成了決定一生命運的高考?剂5門功課,我和同桌都忙著低頭答卷,誰也顧不上看誰,更沒有想到舞弊去抄一下對方的題。直到兩個月后在高考體檢的隊伍中,我看到了他,這不是我那個同桌嗎?并知道了他叫戴五愛,一個很有時代特色的名字。
三、大學三年,他不僅打下了厚實的美術基礎,尤其是開闊了視野,結(jié)識了許多名家
五愛考上了安陽師范美術系,而我則因為種種因素沒有走進大學校門。五愛在安陽師范,過上了正規(guī)的大學生活。教他們的是黃思源,張尚志、劉本海,任志國幾位他心中仰慕的老師。他們是文革后的第一屆大學生,對知識,對未來都有遠大的志向。在這里,他精心研讀了古代的畫家荊浩、范寬、沈周、董遠的畫風,他欣賞范寬的厚重,追慕石濤、石魯、黃賓虹、張大千的深遠,當然,猶愛沈周博大深遠遼闊的意境,他陶醉在這些畫家的意境里不可自拔。他汲取眾家之精髓,熔鑄自家之風貌。他師古人,又師造化,傾心自然,迷戀山川景物。他們肯吃苦,特別用功,白天上課,晚上畫素描,不熬到12點不睡覺。長期的勞累,五愛落下了腸胃不好的毛病,從此他堅持繞著安陽跑環(huán)城,一直堅持了三年,鍛煉出了一副好身體。
三年的時間,五愛除了竭盡全力向師院的教師學習外,也從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有一次師院請鄭州輕工學院宋曉東教授來講花鳥畫,五愛認真地聽,虛心地學,領會宋教授用筆用墨獨特之處,中鋒用筆,捻轉(zhuǎn)而行,運筆飄逸,比如畫樹的枝干,中間有飛筆時,用存筆存墨腕力運筆,表現(xiàn)出來的效果既有意到筆隨的效果,又有非常沉穩(wěn)力透紙背的效果……宋教授講了三天,然后舉辦了一次美展,五愛的一幅花鳥畫入展。
大學三年,他不僅打下了厚實的美術基礎,尤其是開闊了視野,結(jié)識了許多名家,除上述的宋教授,他還結(jié)識了今天的中國書協(xié)主席張海先生。當今的濮陽市書協(xié)主席劉文選先生。1979年,安陽地區(qū)辦了一次美展,五愛抽去幫忙,近距離地接觸張海先生有半個多月時間,他不放過虛心求教的機會,認真地聽張海講如何運筆、行筆,以及書法的結(jié)體、章法。從中體會到書法與繪畫同源的道理,將書法上的技法運用到繪畫上,是他最大的收獲。
1980年,五愛從安陽師院畢業(yè),成了香餑餑,哪里都想要,去實習過的水冶文化館想要,安陽縣文化局想要,安陽縣法院也想要,但是教育上不給,理由是師范畢業(yè)的就要當教師,教育局將他分到了安陽縣二中,將房子都分給他了。五愛多想在安陽搞創(chuàng)作啊,就沒去急著報到。教育局長急了,不來報到,貶到白璧鎮(zhèn)—初中去。無奈,五愛只好回到生活的最基層,一邊上課,一邊寫生。師范的大學同學劉子英則分到了水冶礦務局中學,兩個人一東一西,經(jīng);ハ喙膭睿瑒(chuàng)作不能丟,堅持下去,必有所成。
四、每次見到太行山,他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深情,從心底想用自己的畫筆把太行山的美描摹出來
1984年,河南省教育廳要籌辦一個大型的美術展覽,安陽地區(qū)教育局抽戴五愛一個人去了省城。五愛在這里結(jié)識了來自全省教育系統(tǒng)的各路高手,河大教授丁中一、王維等老師;I辦美展期間,他們又專程到河大參觀河大美術系師生的作品。那一刻,五愛深深地被震撼了,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眼光的短淺,第一次感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不能坐井觀天,他要去進修、深造。后來他參加了成人高考,考到河南省教育學院美術系深造了兩年。之后又到河南師大美術系深造。這兩次深造與過去在安陽師院時感覺大不相同,過去是從理論到實踐,現(xiàn)在是從實踐再回到理論。他知道自己主攻的方向。他學國畫,也學西畫,兼收并蓄,博采眾長。他特別珍惜學習的機會,從沒午休過,早晨依然跑步,觀察物象的自然變化,體味自然界的陰晴雨雪,如何在繪畫中表現(xiàn)。從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求教的機會。有一年,西安美院教授肖煥來校講學,并帶著五六十幅名畫。肖教授講了四五天,又辦了一次個展,五愛因是班長,他自告奮勇去值夜班看守畫。每次去他都帶著水和面包。他利用三個晚上的時間,臨摹了肖教授十幾幅畫,更深刻地體味了教授的境界。
在校期間,學校組織去太行山深處寫生。每次見到太行山,他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深情,從心底想用自己的畫筆把太行山的美表現(xiàn)出來。有一次他們同學四個一起去爬山,地處濟源東灘的“萬懸山”,當?shù)氐娜罕娬f那座山上有原始森林和野生物。他們走時也忘了跟老師打招呼,順著羊腸小道上了山。這是秋天有霧的日子,那種朦朦朧朧的韻味讓他們心醉神迷,爬到山頂后,他們看到了太行山的全貌,那么壯美,那么迤邐,大山的背陰處是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山頂上有天然的水晶石,他們忘情地歡呼雀躍,忘記了時間,忘記了一切,只知道畫呀畫呀,不知不覺天就黑了,這才想到下山,但下山的路怎么也找不到了,哪里都是懸崖。他們大聲地喊,終于來了一個放羊人,放羊人領著他們才下了山;氐阶∷抟院罄蠋熀莺莸嘏u了他們。五愛后來創(chuàng)作了一幅國畫《濟源渠首》,獲得了學校匯報展一等獎,兩年后他根據(jù)當時的感覺又創(chuàng)作了一幅《山舞銀蛇》寫意畫,獲得省級獎項。后來這幅畫入編《中國書畫集萃》。
五、太行山是一幅絕美的自然畫卷,一年四季都在他的眼前變換著展開
五愛又回到了原來的單位白璧鎮(zhèn)中學,但已不是原來的那個他了。因為這幾年的專業(yè)學習,他開始轉(zhuǎn)向更為廣闊的天地,他被人請去畫壁畫、油畫,機關、廠礦、學校、家庭,幾乎整個安陽城東就是他的天地。當年在老百姓中流傳著一句俗語:西有秦保家,東有戴五愛。安陽縣糧食局的巨幅油畫,豫北復合肥廠一幅3米高、50米長的大壁畫,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他從老百姓的需求里,更加認識到自然山水風光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正因為創(chuàng)作了這些畫,他的目光開始轉(zhuǎn)向山水畫。上世紀80年代末期,剛剛富裕起來的農(nóng)村老百姓開始建房蓋樓,蓋門樓,建影壁墻,影壁墻上還要有畫,山水畫。五愛便將自己從學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有一個時期,他甚至走村串戶,先在人家的影壁墻上刷上白漆,再畫山水風景,有時也往瓷磚上畫,生活給了他一扇通向遠方的窗子,他從不認為學院派的就一定高雅,就是陽春白雪,而為老百姓所喜歡的就是大俗,就是下里巴人,有時候大俗恰恰就是大雅,他常常思考,為什么這些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影壁墻這么受老百姓的喜愛呢?他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著藝術的營養(yǎng)。
五愛從日常的教學中,思考怎樣才能讓那些有藝術天賦的學生考上大學?他嘗試輔導一些美術考生,這些考生輕松地考上了省內(nèi)的一些院校。白璧鎮(zhèn)教辦認為這是一條藝術生考大學的捷徑,1990年將他調(diào)到了鄉(xiāng)教辦,讓他專門負責一年一度的藝術高考專業(yè)輔導,一定要他出成績。每年冬季,他開始輔導全鎮(zhèn)的藝術生,從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七集訓,這些學生的起點為零。一次輔導十幾個學生,半個月集訓,五愛保證每個學生的專業(yè)都能過專業(yè)線,連續(xù)四年,安陽五縣四區(qū)數(shù)五愛那里走的學生多。有了名聲,安陽縣二中也要求他到那里辦班,利用晚上和星期天。每年的藝術生輔導正趕在春節(jié)期間,學校食堂沒飯,農(nóng)家子弟們都是從家里帶干糧和咸菜。他就讓妻子在家里為學生們熬一鍋粥。這個不收費的美術班辦了兩年,學生有的考上天津美院、上海藝術專業(yè)學校、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安陽師院,每年都走十二三個學生。
安陽大學要成立藝術系,連續(xù)要了他兩年,縣教育局仍然不放,五愛死了心。1994年,安陽縣成立文聯(lián),五愛被借調(diào)到文聯(lián)專職搞繪畫和攝影創(chuàng)作,手續(xù)要辦時,趕上全國人事制度改革凍結(jié)。手續(xù)調(diào)動擱淺,縣里的領導走馬燈似地換,一停就是8年,別人戲稱他是8年抗戰(zhàn)。2002年,他才正式調(diào)到文聯(lián)。
五愛失去了很多,但在文聯(lián),他有了許多與外界接觸的機緣。特別是守著太行山這絕美的資源,每年都有全國的名家來太行山寫生,五愛有幸與他們結(jié)識。1997年,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陳綬祥在北京辦的研究生班十幾個人來太行山寫生,相繼來的有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高運甲、中央美院教授陳開民。五愛將他們送到太行山,陪著他們上了高家臺,王相巖,畫了幾天。2000年,廣州美院郭紹剛、蔡永華教授帶幾個學生來太行山寫生,也是五愛陪同。2005年,齊白石的入室弟子、著名的國畫大師、80多歲高齡的婁師白與夫人來內(nèi)黃看二帝陵,第二天來到安陽縣,五愛叫了劉子英陪著婁師白去了水冶珍珠泉、靈泉寺,小南海,老先生親切和藹,精神特別好。有機會近距離地接觸這些大家,五愛不放過任何一次向大家求教的機會,藝術造詣大大提高,作品多次參加展出并獲獎。
六、好運總是垂青勤奮的人,垂青有準備的人。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萌發(fā)的辦個人展的念頭,到了2006年才終于得以實現(xiàn),這是五愛厚積薄發(fā)的一次大展示。那個風和日麗的春日,在燈塔路的妙品軒里,五愛展出了80幅作品,市政協(xié)主席趙微專程前來為五愛的個展剪彩,市縣領導前來祝賀,安陽文化藝術界的同仁幾百人前來參觀助興,在社會上引起反響,到場的人紛紛在留言冊上留言,感慨五愛幾十年在藝術道路上勤奮耕耘,終有大成。
個展之后,五愛有了出畫冊的念頭,廣州美術學院院長郭紹剛為五愛題寫《戴五愛山水畫集》書名;陳綬祥教授欣喜地為五愛寫了序言,陳先生在序言里這樣評價五愛,以太行神韻為基石,兼具南派山水之風,取天地之靈氣,自然之奧秘,天人合一,融會貫通?v觀五愛畫作,既承傳統(tǒng)筆意,又富時代韻律,剛?cè)岵,蒼潤兼存,潑寫自如,虛實相生,實物象形,隨類賦彩,故在繼承與發(fā)展中,營造其審美定勢,形成獨特風格。作品《太行豐碑》峰巒聳峙,林木蔥郁,飛泉濺瀑點綴其間,云氣浮動山巒之巔,筆法遒勁,張力無涯,呈現(xiàn)雄奇峭美之意境;作品《氣壯山河》意境高遠,氣勢恢宏,峰巒迭起,云霞掩映,可觀、可居、可游,整幅畫大氣籠罩,筆墨渾厚,充滿詩情畫意。五愛質(zhì)樸內(nèi)秀,沉穩(wěn)坦誠,為人謙和,藝涯方值盛年,創(chuàng)獲頗豐,可嘉!若持之以恒,勤之三更,潛力深掘,登峰可為也!靜心悟道,啄書研字,咬定青山,定成大器焉。
好運總是垂青勤奮的人,垂青有準備的人。
從90年代初以來,五愛的作品在國家、省市報刊發(fā)表的美術作品260余件。其作品《秋染太行》獲首屆“祖國頌”全國書畫大賽金獎、《太行風云》獲全國“交通杯”書畫大賽銅獎、《山頂印象》獲第四屆全國中國畫大賽“吳道子杯”銀獎、《情寄太行》獲第三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優(yōu)秀獎、《春舍》《谷蔭》獲河南美協(xié)新作展二等獎、《鷹擊長空》獲河南省第三屆中國畫展優(yōu)秀獎、《綠色長廊》入選文化部“環(huán)保杯”書畫作品展、《霜秋》獲河南美協(xié)山水畫展優(yōu)秀獎、《太行魂》獲安陽市政府首屆優(yōu)秀外宣品評選一等獎;多件作品被文化部社會文化司、中南海藝苑、北京茹古齋畫廊和新加坡、韓國、臺灣等社會機構(gòu)收藏。其作品和傳記輯入《中國書畫集萃》、《建國五十周年中國書畫名家大辭典》、《中韓書畫名家精品大典》、《中國藝術博覽與收藏指南》、《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專家大辭典》等多種典籍,他成功舉辦了個展,出版《戴五愛國畫作品集》、《戴五愛山水畫集》。被省文化廳授予“河南省文化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被市政府授予“先進工作者”,享受政府津貼。成了安陽縣文聯(lián)副主席,安陽縣政協(xié)常委,安陽優(yōu)秀專家;系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山水畫研究會理事,安陽市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安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殷墟博物苑藝術顧問,安陽縣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豫北書畫院榮譽院長。
2008年7月,五愛因年齡到任,退下了縣文聯(lián)副主席的位置,但他比以前還忙了,因為對于他來說現(xiàn)在正是藝術的成熟季節(jié),更有利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愛的專業(yè)上去,也終于有時間去親近他心中的山水,將過去還沒有造訪過的地方再走走。如今他忙著社會活動、藝術交流、山區(qū)寫生、拜訪名家、繪畫創(chuàng)作、作品展覽。他的作品社會用場較廣,求畫的人也很多,為使畫作更上品味,他每天堅持練內(nèi)功:讀書、寫字、作畫,多到十二點方可入睡。匠心于畫室五愛思索、感悟,揮毫潑墨,用自己的心靈傾吐著大自然的神奇——江山如此多嬌。兩年多時間,五愛又創(chuàng)作了許多山水畫作,他將自己融入到自然山水中,又怎能不向大自然,向他心中神圣的藝術繪畫深深折腰呢。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