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京湘
與五愛先生交厚久矣。
上世紀(jì)九十年代初,當(dāng)我還在市文聯(lián)主席的任上,他即供職于安陽縣文聯(lián),彼此耳鬢廝磨,工作和藝術(shù)上的聯(lián)系是斷不可少的。在我的記憶里,他清瘦端莊,雙目炯炯有神,質(zhì)樸內(nèi)秀,為人謙和。但印象最深的,當(dāng)屬他的山水畫。
一些文藝圈的朋友,倍加推崇他的畫作。說他師承傳統(tǒng)筆墨,寓有時代筆意,用筆頓挫徐疾,剛?cè)峄ト,虛實相生。還有的對他的用墨十分贊賞,諸如渾厚淋漓,蒼潤兼存,潑寫自如,韻味醇厚云云。也有的對他的畫風(fēng)交口稱贊,謂之凝重而不失秀雅,傳統(tǒng)而不失創(chuàng)意。還有人說,他的寫景寫情、筆隨心運,墨隨筆行,善用畫中的點線面,塑造山勢的險秀雄奇,呼之欲出的乃是整幅畫作的神韻。
去年,我有幸和五愛先生做了一次合作,為其畫作配詩,以制作掛歷。這使我有了一次更近距離的機(jī)會,去欣賞和思索他的作品。雖然我不是畫家、畫論家,但作為一個鑒賞者,我 從他的畫作里,讀到了一個山水畫家深深熔鑄在墨韻里邊的彌足珍貴的潛在特質(zhì)。
讀他的畫,不僅僅能夠飽覽畫幅上那雄起的山,青綠的樹,婉轉(zhuǎn)流動的飛瀑,振翅飛翔的群鳥,而更能夠促使您咀嚼的是融鑄在這些景物背后的詩意的開掘。展開他的《南海古寺》,當(dāng)你看著那涌動的云,昂然的松,溪中的草,山頂神秘莫測的古寺,畫幅一角那棵低矮而淡淡的黃花,詩的意境就會倏然展現(xiàn)于腦際:“云橫霧繞,挺挺池邊草,松柏雄雄風(fēng)雨掃,淡淡黃花誰曉。”在這里,畫作為我們展示的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界。人們憎恨云霧的霸道,小草的不可一世,贊美松柏的戰(zhàn)斗精神;但我更為欣賞的卻是,那束躲在畫幅一角的黃花,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和那種不事張揚的美德! 參禪古寺西峰,拋離多少紛爭。安坐松云望遠(yuǎn),捫心何處香濃?”此刻的我,多么希冀如同那棵瘦瘦的黃花一樣,盡情沉浸在安謐無爭的境界里。
打開他的另一幅畫作《歸燕》,那朦朧的峰影,壁立的巉崖,潺然有聲的秀水,系在岸邊的小船,飛流直下的疊瀑,乃至莊戶門前的籬笆。都無不給您一種詩意的暗示。就像畫幅中的歸燕一樣,“雖曾塞北江南,最勝處,談詩采茶,何若歸來,啣泥梁上,做客君家”。
再展開他的《夢之林慮》,你會更加為之神往。細(xì)觀整幅畫作,潑墨寫意,筆蒼墨韻,朦朧含蓄,不由令人浮想聯(lián)翩。望著那自天而降的瀑布,朦朦朧朧的墨影,我仿佛剛從林州的太極山上下來,剛剛離開冰冰洞,“借得霓裳七彩,去諦聽、仙闕琴聲。”恍惚間似乎到了月宮,見到了美如天仙的嫦娥,讓吳剛“捧出美酒銀觥”,又好像聽到“玉兔廣寒輕唱”,看到了“桂樹彈箏”。這意境是何等優(yōu)美而耐人尋味。
美的畫就是美的詩,他的《秋染太行》,依勢皴擦,分層積墨,筆法遒勁,渾然一體。他的《秋暉》,隨類賦形,筆墨交融,氣勢恢弘,意境高遠(yuǎn),同樣帶給我們詩的思考和感受。
詩是畫的提煉和濃縮,畫是詩的具象和展開。所以,我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欣賞五愛先生的畫,真的就像讀詩一樣,韻味醇厚,令人如癡如醉,心曠神怡。
南海古寺( 國畫、戴五愛)
夢之林慮( 國畫、戴五愛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wù)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