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市劉二莊小學 孫紅
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呢?我認為要從以下五方面進行訓練:
一、積極參與激興趣
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內動力。當學生對作文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寫作。在一次作文課上,我設計了富于懸念的導語,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班里的一位同學畫像,可我不用畫筆和畫板…”聽到這里,孩子們感到非常好奇,都瞪大眼晴,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八男∧槇A圓的,不大的眼晴笑起來瞇成了一條縫,就像彎彎的月牙兒,鼻子下面有一張靈巧的嘴,能給我們帶來許多動聽的故事。他講起故事來,搖頭晃腦可愛極了…”還沒等我描述完,學生們已經興奮地喊出了這位同學的名字。這時,我話鋒一轉:“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形象地描繪出你好朋友的樣子呢?”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喊道:“想!闭n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同學們躍躍欲試。學生的寫作興趣被激發(fā)出來以后,我趁機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特點來描寫一個人。這節(jié)作文課,在學生爭先恐后的發(fā)言和饒有興趣的寫作中完成了。大部分學生都能抓住人物的特點,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一個人的外貌特征,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這節(jié)作文課。
這樣教學,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在樂寫的同時,既學會了怎樣抓住人物的肖像、衣著、舉止、言談、內心活動來描寫個人,又誘發(fā)了學生的寫作動機,使學生品嘗到了寫作的快樂。
二、循序漸進打基礎
寫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地積累與學習。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打好寫作基礎。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從訓練學生寫一句話日記入手,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二年級注重詞匯訓練,豐富學生的詞匯,提高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能力。三、四年級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課外閱讀能力。加強課外閱讀訓練,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結合開展“說講比賽”和“每周一片段描寫”等活動,要求學生把所觀察到的新鮮事和閱讀到的好文章講給大家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五、六年級時注重學生寫作方法的指導,根據(jù)單元訓練的要求,在向學生傳授寫作知識的同時,進行每周一次作文練筆訓練,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三、訓練觀察集素材
觀察是學生認識世界、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觀察又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礎。在作文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對周圍事物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提高觀察質量,抒發(fā)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指導學生觀察時,要注重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使學生逐步成為一個善于觀察的“有心人”,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積累素材。學生寫作起來就不會感到無從下筆。
四、展開想像勤創(chuàng)新
想像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想像力對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激發(fā)他們展開想像,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在訓練學生的想像力中,我采用了多種不同的訓練方式,如創(chuàng)設情境訓練法,《盧溝橋的獅子》一文的第二自然段中生動地描繪了小獅子五種逼真的動態(tài),我把課文中描寫的畫面設計成抽拉式復合課件,使學生靜中見動,把學生帶入情境后,我讓學生們展開想像,來描寫小獅子的神態(tài)。同學們神思飛動,展開了豐富的想像。有的學生這樣寫道:“有的小獅子仰首遠望,像是在欣賞遠處的美景!庇械膶懙溃骸靶—{子兩爪托著腮,眉頭緊鎖,好像在思考問題……”這樣教學,充分調動和發(fā)揮了學生的想像力,使他們張開了想像的翅膀,創(chuàng)新意識逐步增強。
五、自主評改促進步
批改作文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方法。批改時要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培養(yǎng)他們反復修改、錘煉作文的能力。當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了一定的基礎后,我逐步放手,采用了“評議、交流、討論”的方法,讓學生在自我評改中,獲得更多寫作知識。我從學生的作文中選出幾篇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讓作者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學生進行觀察、討論,并發(fā)表自己對文章的感受、見解。教師適時指導、點撥,使學生達到正確評析的目的。最后,教師抓住學生中帶有共性的問題,聯(lián)系學過的有關知識,有針對性地進行評析。學生通過自身參與,也了解到自己寫作中的不足之處。這樣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自主評議的氛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發(fā)揮學生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寫作也就自然而然地變成了一種輕松的、充滿樂趣的練筆活動,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就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