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讀書(隨筆二題)
文/王黎冰
其實,一個人就是一本書。想要讀懂一個人是需要擁有足夠的人生智慧,而人生智慧來自于生活體驗,生活體驗又源于我們每個人平凡的現(xiàn)實生活 中,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各種人,因而,要讀懂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可能要比讀文字寫就的書會更難些。
——題記
(一)讀人之樂
讀書,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有人說,只要從幾十萬或成百上千萬的字中,讀出一句對自己有用的話,就不算白讀。
讀人,我以為也是一件樂事。
一篇文章里寫道:純潔的小姑娘和快樂的老頭子,都能輕易讓人讀出樂趣來。
一次放假,和舊同窗走在雨夜里,聽背后一對老夫婦大聲爭論子女的糾紛,舊同窗很快就明白過來,告訴我他們肯定是“半路夫妻”再婚的。舊同窗嘆氣,到哪里都有這樣的事。我暗笑,生活本來就是這樣哦。
讀陌生人是容易的。
表面上看,陌生人彼此的戒備很強,但往往也容易表現(xiàn)出率真來,因為不必顧忌許多,像QQ上聊天。二
所以,火車上的過客往往談得投機,未謀面的朋友會在信中、網(wǎng)絡平臺傾訴衷腸。有人說,剛開始的戀愛如膠似漆地甜蜜,而在招聘的面試中,更能從人的言談舉止中準確判斷他們的性格。
難讀的是熟人。
老爸說過,常常有這樣的事情,他和一個朋友交往很多年了,彼此之間也辦了不少事,可偶而老爸問自己對他了解多少,卻能把他自己問住。這個人從何處來到何處去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曾和老爸把酒言歡,現(xiàn)在常常出現(xiàn)在自己身邊。
尷尬的事遠不止這一樁。
相互認識的朋友多了,便有某甲問我:某乙怎么樣?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對某乙的看法居然如此天差地別。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一個簡單的熟人就變得不簡單起來,一塌糊涂。
這時候需要的,一是自信,二是寬容。誰沒點毛病?想想自己看別人糊涂,別人也許看自己也糊涂,不必放在心上。
交往長久的朋友,更容易生分。
本來認為是已經(jīng)讀透了的,突然讀了個錯別字,心中的難堪是自然的,也很難容忍。
尤其是當這個錯別字反復出現(xiàn)死不悔改的時候,往往會引起交情的突然斷絕。
我看過這樣一段文字:戀人或夫妻也是這樣,時間一長,朦朧美和新鮮美都讀過了,本想再讀出點花樣來,卻發(fā)現(xiàn)對方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于是忍耐,于是消耗,消耗殆盡之后,就說戀愛(或結(jié)婚)真累,真煩!
其實,讀人也就是被人讀。
無錯不成書,既然知道人人都有毛。òㄗ约海环猎陂_始打算深交朋友的時候,把自己的毛病也露了,能改就改了,改不了也不必遮掩,讓讀者今后感到意外。
對于深不可測或完美無缺都很難交到知己,一旦讓人看出深淺或瑕疵來反而不美。
要么就恪守“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信條,和朋友之間只遠觀不近瞧,保持距離感的閱讀也很怡人。
和讀書一樣,讀人也要有批判的態(tài)度,要自己做自己的主,什么能讀進去,什么不用讀進去,心中有數(shù)。
否則,交了那么多文朋好友,記了那么多人名,自己行事還是懵懵懂懂的,又有什么意思?讓別人讀起來也怪無聊的。
但是,我相信這世上絕大多數(shù)人都還是讀得懂的。
人活世上,誰不需要交流,誰不需要真誠呢?
所以,讀人的時候還要保持一點“無心”,即使對方的字句傷害了自己,也該盡量寬容,孤家寡人不足取也。
(二)閱讀之趣
讀書,是人生一大享受。
前人有馬上、廁上、枕上讀書之美談。
據(jù)說,古代有的文人士子在馬上安置一書囊,策馬徐行,邊走邊讀,優(yōu)哉游哉,不亦樂乎。
我不善騎,曾在梓州狀元河畔爬上馬背就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更不用說在馬背上讀書了,當然至今無法領略馬上讀書的樂趣。
但我對前人那種酷愛讀書的習慣還是滿懷敬意的。
至于廁上讀書,我偶而有過,但不經(jīng)常。
我腦子里印象深刻的當數(shù)偉人毛澤東。
在北京作副總編輯的老爸的舊時同學梁叔叔告之,他參觀過中南海豐澤園潤之先生的故居,在他“出恭”的地方,竟然擺滿了各種線裝書,他有許多書是讀于廁上,這一點大概是肯定無疑的。
馬上也好,廁上也罷,無非是說愛讀書,且珍惜讀書的時間。
我也愛讀書,但沒有馬上讀書的那份瀟灑,也沒有廁上讀書的那份癡迷,我承襲手不釋卷,常常日落不知其返。
長大后的我在課余更加醉心于爬格子,余下空閑時光也就喜歡躺在床上看書,雖然醫(yī)生說躺著看書有害于眼睛,但我和老爸終改不了這個錯誤的習慣,以至讓我和他都落上了“眼睛近視”的這個毛病。
每周在學校忙碌太多的事情,加上現(xiàn)在手頭又有寫不完的約稿,紛紛攘攘,坐下來靜心看書的時間是極少的。
返家休息,每至夜深人靜后,正是讀書之時。
躺在床上,全身舒展,心無煩憂,只有手中的書,書中闡釋的道理和演繹的故事。
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眼前奔來超越時空的歷史和一個浩瀚的世界。
好書是智者,是良師,不管作者是古人還是今人,是耄耄老者,還是無髭少年,是黃頭發(fā)還是藍眼睛。
或是先賢妙辭,啟人心慧;或是哲人睿語,開我茅塞;或黃鐘大呂,驚世駭俗,予人以警策;或悲歡離合,凄婉纏綿,賺人以同情之淚;或畫人入骨,繪情逼真,讓人了悟人生世相。
如果是一篇美文,清詞雋語,藻思麗逸,風發(fā)流韻,似泉水激石,淙淙作琴,若好鳥相鳴,嚶嚶如歌。
此時,我入于書,又出于書,靈翼翔于青霄,閱覽自然,身軀如入畫境,心神并游。
書海浩瀚茫茫,文章林林種種。
好的文章應是作者靈魂真誠的自白,對讀者摯友的談心。
偶有大作入目,總是站在“高處”,手握“真理”,或批或斷,引經(jīng)據(jù)典,一副諄諄教導狀,讀后不覺一哂。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在眾多好書中也夾雜著許多亂七八糟的書。
有的滿紙穢言,不堪入目;有的書錯訛百出,幾乎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有的人東抄西摘,連最起碼的文理都不通,也算“著書立說”。
遇到這種情況,就只好對不起,棄之以墊床腳或作廢紙出售。
枕邊看書,其樂融融。
閱讀之趣,久久回味。
有時會心一笑,有時如飲甘醪,有時如坐春風。
除了益智,還可催眠,常常手中執(zhí)卷,已酣然入夢矣。
作者:四川省綿陽市南山中學明軒文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