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虞城縣高級中學 馬洪思
摘要:面對新課改新課程的不斷實施和推廣形勢,尤其是戰(zhàn)斗在農村地區(qū)的班主任要不斷汲取新知識充實自己,做知識的富有者;加強自身修養(yǎng),具備多種能力,做學生的楷模;采用新方式,適應新角色,努力做好班級及管理工作,做一名合格的農村辦主任。
關鍵詞:新課改 農村班主任 愛憎增減效應
伴隨著新課改新課程的不斷實施和推廣,教師的教育理念、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及學生家長的教育方式也在發(fā)生著相應變化。班級是學校組織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對于擔任班級管理工作重要角色的農村班主任來說,面對這一新形勢,也應該站在一個新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采用新方式,適應新角色,努力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一、不斷汲取新知識充實自己,做知識的富有者。知識經濟化時代的今天,做一名合格的農村班主任,首先也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當今,知識的更新和傳播如此快捷和多渠道,教師的“傳道、授業(yè)、解惑”已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因此,學生并不因為你年長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為你確實有豐富的知識才敬重和信任你,所以班主任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很難在學校樹立威信。合格的農村班主任不僅要精通所教學科,還要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其它專業(yè)的知識。合格的農村班主任不僅自己要有“一桶水”,而要成為“一條長流長青”的小河。
二、加強自身修養(yǎng),具備多種能力,做學生為人的楷模
班主任是學校各項工作任務的中間者和具體執(zhí)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農村班主任更要注意平時自身的修養(yǎng),努力通過言行舉止,為人處事給學生以示范,做學生的榜樣。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師的個人榜樣,乃是使青年心靈開拓結果的陽光!鄙瓯攘畏蛞舱f過:“沒有教師對學生直接的人格影響,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不斷加強和提高自身修養(yǎng)是做一名合格農村班主任的最基本要求。再者,合格的農村班主任老師還必須要具備多種能力,如觀察、分析和判斷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個別談話和和談心的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發(fā)現、培養(yǎng)和使用人才的能力,心胸開闊能容人、吃虧的能力;總結工作敢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等等。只有具備這些能力,班主任才能準確、及時體察和捕捉學生的思想、情感、需求等方面的變化信息,才能有針對性地啟迪學生的心靈,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能力。
三、興趣廣泛、信息敏感、溝通方式多樣
新課改下的今天,學生不僅希望從教師那里得到知識,而且也希望與教師共同探討生活中的甚至是政治上的和社會上的問題,交流的方式也不僅是面對面,短信、郵件、QQ等也成為學生常用的與教師交流的方式,他們更希望老師像朋友、像同伴,他們喜歡朝氣蓬勃、幽默風趣、和藹可親、富有童心的老師;那些正襟危坐、古板陳腐、不茍言笑、居高臨下的老師,更不喜歡老師對他們的耳提面命式的管教。不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師生情感的交流和升華,學生最喜歡的也是老師能與他們平等交流,共同探討,通過解除他們心靈的疑惑,激起他們的學習、生活興趣。因此,多才多藝的農村班主任易受到學生的崇拜、、信息靈通能說會道的班主任學生更愿意接近,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先進的班主任學生更愿意追隨。為此,新課改理念下的我們農村班主任,不僅要擁有適合時代潮流的教育理念,寬廣深厚的知識背景,靈活適當的教育機制,而且還要有廣泛的興趣,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敏銳而深邃的時代感悟,積極而多彩的生活情趣,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等等。
四、要正確把握“愛憎增減效應”
“愛憎增減效應”是由美國康奈爾大學市場學教授愛德華、盧索提出的,指的是人有了愛惡的偏見,就往往會曲解附加的資訊,以支持自己的看法。這種效應在學校的班級管理中是常見的。例如,一般情況下,農村班主任總是對優(yōu)生給予好的評價,過多的關懷,評他們?yōu)閷W習特優(yōu)生、文明學生、三好生等,經常對他們也是多肯定、多幫助、多表揚、多提問,一句話,“愛屋及烏”,就連優(yōu)生身上的缺點也成了好的東西。這種“優(yōu)生優(yōu)對待,差生差對待”的做法就是“愛憎增減效應”在班級管理中的具體體現。孰不知,班主任不能正確把握“愛憎增減效應”的結果會導致班集體的分化與瓦解。班主任對學生不能一視同仁,把班內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有親有疏,有遠有近,有熱有冷,以致引起學生之間的隔閡,分化和對立。分化的最終結果必然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發(fā)展的最佳環(huán)境。
五、善于組織和協(xié)調,向學生的世界延伸。
新課改要引導學生獲得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走出封閉單一的課堂,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延伸。在農村教學中,作為班級管理和組織者的班主任,就要適應新的形勢需要,要更新自己的觀念、豐富自己的思想的同時,還必須注重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方面狠下功夫,班主任要在這方面積極組織和引導,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提高。
課程結構的重建是本次課改的一個亮點,課程綜合化又是課程結構的一個重要突破。課程綜合化超越了單一的知識化,增加了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實踐性學習等,而所有這些學習方式要想完成其預定的目標必須有班主任老師的精心組織和協(xié)調,防止學科間活動的交叉重復而造成時間的浪費;二是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與溝通,爭得家長對學生戶外活動的支持與配合;三是宣傳好,組織好本班學生,讓其遵規(guī)守紀,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四是在學校與班級之間,班主任要起紐帶和支撐作用,用自己的滿腔熱情、高度的責任感、較高的組織和協(xié)調能力來保證學校安排的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總之,農村新課改的順利實施離不開教師,更離不開班級的組織者——班主任。做好農村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學校工作的關鍵,一所好的學校必定有一支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同樣,農村課改工作搞好的地區(qū),必定有一些好的學校領導者和班主任……
參考文獻:
[1]任順元;心理效應學說.浙江大學出版社.
[2]常煥武,丕宗安;課程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3]鄧紅;新課改下如何做好農村高中班主任工作.
[4]范燕萍,韓琴;師生關系對農村小學社會適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