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平縣接山鎮(zhèn)鄣城小學 臧樹松
山東省東平縣接山鎮(zhèn)前口小學 栗海苓
小時候,特喜歡看故事書。三四年級時,偶然翻到了父親的書箱,于是開始偷偷的看課外書。從四大名著到武俠小說,包括父親上電大時的課本,通通看過。于是有了人生的第一個職業(yè)理想——做一名圖書管理員,可以假公濟私看很多很多的書。漸漸長大后,對書的喜愛更深了,看的書也更雜了。但最喜的還是詩詞和美文,每每誦讀,便覺唇悅齒香,回味悠長。
長期的文學積淀讓我在教學中不自覺就會讓“滿腹經(jīng)綸”脫口而出。在講熱島效應(yīng)時我引入“城市尚余三伏熱,秋光已到野人家”;在講分子運動快慢受溫度影響時我引入“花氣襲人知驟暖,雀聲穿樹喜心晴”;在講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時我引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是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在講液化時我引入“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在講磁場時我用“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來引課;在光學復習中我問“鏡中花,水中月”是如何形成的;古人說的“潭清疑水淺”用什么光學知識可以解釋;于是,我發(fā)現(xiàn)文學可以點綴物理課堂,讓物理課堂詩意盎然。
同樣,謎語也可以讓物理課堂生動起來。在講到體溫計里所裝的液體是水銀時,我結(jié)合李煜的《虞美人》中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出了一個謎語:“一江春水向南流”打一金屬。有同學馬上就想到了“汞”。在講樂音的三要素中的音色時,我提前給同學們留了一個謎語“半夜敲門問聲誰”。上課時演個小情景。喊胍拱职滞須w,敲門,屋內(nèi)媽媽問“誰”,屋外爸爸答曰“我”。謎底應(yīng)聲而出。
有笑聲的課堂才是尊重生命的課堂。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教學過程更易達到潛移默化的境界。所以幽默也是讓我的課堂充滿情趣的法寶。笑聲會使課堂氣氛輕松,師生心情愉悅,也會使教學過程有趣,自然,輕松。午后第一節(jié)課,學生和老師的精神都不好,所以我總會先講笑話再上課,一個笑話講完,師生心情輕松,關(guān)系融洽,睡意也沒有了,接下來的課堂效果自然就會有“春雨潤物”的效果。
生活的幸福與否主要取決于對生活的態(tài)度,擁有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不僅會讓自己擁有幸福的人生,也會影響家人、朋友和學生,甚至會傳遞給所有和你接觸的人。教學是我的職業(yè),更是我的生活,既然選擇了,就要用心去經(jīng)營,讓生活和課堂更陽光、更美好、更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