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信息技術教學
文/程飛
傳統(tǒng)的教學是由教師、學生、教材三個要素構成。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以教師講得精彩,學生聽的認真為主要模式。過分強調了學生的學習意志,久而久之,就讓學生感到學習乏味,興趣下降,教學效果不理想。而利用多媒體工具可以最大限度的向學生展示圖文聲像結合的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盎然,發(fā)揮了學習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了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所以提升了學生的認知能力,下面是本人有關信息技術在生物學教學中應用的幾點體會:
一、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信息技術包括的內容很多,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都屬于信息技術的范疇。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這對教師來說有著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師新教育觀念,在新課程情境下,教師的主要職能從“教授者”轉變“引導者”,同時教師還是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者,教育資源的開發(fā)者,教學方案的研究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二、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要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
新課程改革的主題目標是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創(chuàng)建既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題作用的新型教學結構。要實現(xiàn)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而信息技術不但豐富了教學模式,還使學生對自然有更多更深的理解,增加了教學的直觀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信息技術只能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決不能因信息技術的使用動搖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要適度
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參
與的熱情,將會使學生在接受知識,感知教材,理解知識,培養(yǎng)能力等方面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它可以為提高課堂效率,增加信息量,但學生的學習量不能盲目擴
大,在學習重要給學生留下思考和理解的空間。多媒體技術長時間的應用,使學生
的大腦長時間處于過度興奮狀態(tài),容易產生身心疲憊,所以我們不能只為了增加信
息量,拓展知識面而整堂大量使用多媒體課件,走進一個新的教學誤區(qū)。信息技術
在教學中確實有著傳統(tǒng)教學手段無法比擬,但并不是每一節(jié)課都用,而且不同的課
型中,多媒體的功能也有所不同,所以要求教師要依據(jù)教學內容合理應用:首先新
授課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一些認識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過程的重點、難點,
利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手段。
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應用,是教學發(fā)展的必然,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教學中教師要加深認識,逐步完善做法,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和教學水
平。
作者單位:四川省平昌縣鎮(zhèn)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