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識字中尋找快樂
江蘇省濱海縣通愉小學 曹向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漢字的重要性,并對識字產(chǎn)生積極的興趣,他就能自覺地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呢?通過十幾年的實踐摸索,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興趣是學好漢字的調(diào)料劑
興趣是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二、形式是學好漢字的魔術師
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游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游戲與教學內(nèi)容的結合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chuàng)新。
如在教學“池.馳.地.他”幾個形聲字時,教師可以用大轉盤進行教學,把“也”寫在轉盤中間,再把四個偏旁分別寫在轉盤上,轉動轉盤,使它們和“也”組成上面四個字。學生在動手的同時,又動腦記住了字。再比如教學“日.月.水.火.木.舟.”等象形字時,教者可以用多媒體制作出這些字的演變過程,由圖到象形字再到漢字,讓學生進一步地了解中國漢字的構成,知道古今漢字的區(qū)別,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文字。猜謎語也是一種喜聞樂見的識字形式,把字隱藏在謎面中,讓學生在猜謎的同時,學習了漢字。如果我們能不斷地像變魔術一樣變換形式識字,這樣才能刺激學生的神經(jīng),引起學生識字的欲望。
三、方法是學好漢字的無價寶
為了孩子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應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guī)律。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就能真正地做學習的主人,更好地進行自主識字。
其實,我國漢字大體可以分為形聲字、象形字和會意字三大類,其中形聲字占多數(shù),因此只要讓學生弄明白這幾類字的構字特點,就可以使識字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和聲旁表讀音的作用。如教學“瞄”,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瞄”的意思是把視線集中在某一處,再讓學生用眼睛瞄準某一個地方,體會“瞄”要用眼睛,因此 “瞄”左邊的“目”表示這個字與眼睛有關,而右邊的“苗”只表示讀音。學生弄清了形聲字的構字特點后,以后再遇到這類漢字就可以自學了。
在會意字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知道字各部分的意義。如“筆”的教學,可先用實物展示,帶一支毛筆給學生看,然后再講解“筆”的意義:上面的竹字頭表示筆桿是用竹子做的,下面的“毛”字代表毛筆的毛。
在象形字的教學過程中,則讓學生了解現(xiàn)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教學過程中不防讓學生畫一畫古文字,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也使學生體會到象形字像一幅畫的特征,從而記住所學的現(xiàn)代漢字。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如能以滿腔的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那么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