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教師應當關注什么?
江蘇省阜寧師范附屬小學 祁靜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應為,自能作文,不待教師改;教師之訓練必做到這一點,乃為教學之成功!边@就是說,作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能力,以期學生具有自己會寫的本領。如何把握作文教研方向,切實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應做到如下幾點:
一、注重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來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xiàn)“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
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途徑,由于日記的內(nèi)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傊约旱南才范伎蔁o拘無束地表現(xiàn)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
二、注重激發(fā)學生表達愿望。
新課標指出:習作指導要有利于學生開闊思路,自由表達。這是對習作指導的重大改進,是充分發(fā)揮學生在習作中主體性的重要舉措。
在現(xiàn)實作文教學實踐中,反映出來的卻不是這樣,而是教師給學生提供材料,提供范文,讓學生“照葫蘆畫瓢”寫葫蘆文。提供提綱,扎起框架,讓學生填“框架文”,像這樣指導學生作文,忽視了學生的認知過程,忽視了訓練過程,忽視了學生習作中的主體性,使學生陷于被動學習的局面。因此寫出來的作文往往是鸚鵡學舌、假話空話連篇,千篇一律,很難寫出內(nèi)容具體、生動、說真話、吐真情,有創(chuàng)意的作文,這不僅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而且影響了學生的思想健康發(fā)展。
三、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jù)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A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
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愿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就誕生了。如果下筆前沒有對事物的認識,沒有心靈的體驗,沒有感情的波瀾,就不可能寫出好作文來。因此只要做為教師的我們能抓住時機,適當點撥,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是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