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如何搞好課堂教學
文/石瑞芹
學習是一種個性化行為。作為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讓學生的個性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生命的活力。然而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過多地強調知識的記憶、模仿,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最終使教學變得機械、沉悶、缺乏童心和靈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對新課改的挑戰(zhàn),如何讓我們的數學課堂真正活起來呢?筆者以為:
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比说哪芰Σ⒉皇强俊奥牎睍,而是靠“做”會的,只有動手操作和積極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們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做“聽客”和“看客”,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包括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系,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要強調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由教師提出;凡能由學生解的例題,不要由教師解答;凡能由學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學寫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二、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
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fā)揮其主體地位,必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即學生對于自己學習主體地位、主體能力、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而要喚醒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營造平等、民主和和諧的課堂氣氛。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促進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能真正把教師轉變?yōu)閷W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yōu)檎嬲龑W習的主人。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必須用 “情感”為教學開道。教師首先要愛生,這種愛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關懷學生的冷暖、喜惡之愛,更有學習上了解學習情況,填補知識缺陷,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而不輕易否定,恰當指引,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到老師既是良師,更是益友。
三、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新教材章節(jié)的安排呈專題的形式,并增加了許多活動課內容,十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新增設的“讀一讀”、“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欄目,結合教學內容并輔以一些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知識,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讀一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chuàng)造合適的情景,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學生學習由外而內、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學生不斷產生興趣。新教材的“讀一讀”里安排了一些與數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能增強教材的實用性。
利用“做一做”,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從中體會學數學的樂趣。
利用“想一想”,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編排上版式活潑、圖文并茂,內容上順理成章、深入淺出,將枯燥的數學知識演變得生動、有趣,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和啟發(fā)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對開發(fā)思維、培養(yǎng)興趣有極大的幫助。
利用“試一試”,培養(yǎng)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而言之,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 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 課堂上我們的學生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fā), 我們的課堂越加變得春光燦爛, 精彩紛呈。
(作者:河南省安陽縣柏莊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