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在不同英語課型中的應用
江蘇常州市新北區(qū)浦河實驗學校 殷宏偉
英語學習是一個合作和互動的學習過程,需要給學生較多的語言實踐機會。章兼中教授在《外語教育法》中指出:課堂教學中師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學生之間和小組之間的交往尤為重要,更主要的是生生交往!队⒄Z課程標準》把“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作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如何通過開展合作學習來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和健全學生人格,是每一位英語教師必須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活動。課堂中每項活動都應圍繞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而設計。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不同,采用的教學方法也就不同。同一種教學模式,在具體的教學中操作程序也有差異。那么教師該如何把課堂組織與小組合作學習有機結(jié)合起來呢?根據(jù)初中牛津英語教材編排的特點,結(jié)合筆者的教學實踐,下面就該模式在四種課型中的具體操作進行分述。
1、會話課
牛津教材每個單元都有Speak up 部分。其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的語境,幫助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結(jié)構(gòu),實施課標規(guī)定的交際功能,如問候、道歉、建議、問路、邀請和應答等。教師要指導小組成員運用新、舊語言知識,就某一話題發(fā)揮想象,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自編對話,進行角色表演。例如學習7B Unit3 Integrated skills B時,教師首先出示本課的教學重點:提供方向,然后呈現(xiàn)問路和應答的相關句型,如: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Go along …. Turn left/right at the… crossing. Walk towards…等。重復操練,直到每個學生都能脫口而出。接著讓學生聽錄音,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就對話中所提供的信息進行交流,為下一步讓學生分組操練作準備。最后要求各組根據(jù)學校附近的郵局、醫(yī)院、商店等的實際位置運用所學句型,進行問路和應答練習。練習結(jié)束后,任意選擇幾組學生上臺表演。
2、閱讀課
閱讀課課文篇幅長,小組學習完成的主要任務是對課文的預習及對課文的初步理解。教師首先向?qū)W生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明確預習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學生個人自學,讓其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為小組討論做好準備。教師應鼓勵學生在閱讀時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并理解課文大意。例如7B Unit3 Reading的學習目標和自學要求:
1)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useful expressions:
get a call, push sb into a van, police uniform, drive away quickly, traffic lights, It worked, get/run/jump out of, turn right into,knife/knives,robber, suddenly, later, catch/caught, go along, take another route, in the end;
2) Tell the sentences “True”or“False”;
3)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and finsh Part B2;
4) Retell the story about Bill Gates .
在學生自學、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開始小組討論。組內(nèi)成員用英語匯報自己的預習情況,討論練習答案,復述雙胞胎幸運逃跑的故事。小組長把各自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jié),讓大家思考、討論,把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問題歸納起來,及時向教師匯報。討論結(jié)束后疑難問題先由其他組幫助解答,不能解答的則由教師進行解釋。最后檢查復述情況,由各小組選派代表參與班內(nèi)交流。
3、語法課
新教材重視語言的交際功能,提倡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習、運用語法。如果教師只是詳盡地強調(diào)、介紹語法規(guī)則,學生往往因單一、枯燥而較難理解與掌握。下面以牛津7B Unit5 The Simple Past Tense為例,說明合作學習在語法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 教師先用幻燈片出示幾個be動詞過去時的句子,讓學生歸納特點,進行分組討論,然后教師總結(jié),最后口筆頭操練。
2) 再出示一些否定和疑問句,方法同上。
3) 用相同的方法教學行為動詞的一般過去時。
4) 為加強理解及應用,進行鞏固性練習:句型轉(zhuǎn)換。教師將課前準備好的練習分發(fā)給每個同學,練習完成后,各小組成員相互檢查答案。最后請一位同學解釋,其他組補充。
4、練習課
練習是學生鞏固知識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檢測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牛津教材每個單元都有Checkout部分,教師應從知識的不同層次,不同側(cè)面設計練習讓學生練習測試,在學生自練的基礎上,在小組內(nèi)互評、互議、互批、互改。此種課型的內(nèi)容大致有聽寫詞匯和句子,在所學語言知識的范圍內(nèi)造句、翻譯句子、完成對話等。例如 7B Unit1 Checkout,要求根據(jù)圖片填入介詞?上葌人獨立完成,然后分組討論,最后進行組際交流。
上述四種課型的劃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教學中可以根據(jù)需要靈活調(diào)整。但無論哪種課型,活動前,教師務必讓學生明確任務和要求,并作適當?shù)氖痉逗吞崾;顒又,教師要及時檢查反饋情況,給予幫助和鼓勵。活動后,教師要進行總結(jié)和評價,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并滲透一些文化知識,指出本國文化與異國文化之間的差異,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