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雨如絲,河邊的梔子花綻放出一朵朵潔白,悠悠的花香沁人心脾,看著她們我又想起了母親……
母親已離開我17年了,她生前最喜歡的花就是梔子花。記得有一年春節(jié)過后,母親從親戚家回來,帶回一個頭巾包著的東西。我打開一看,是一個2尺長左右的枝條。
“阿媽,這個枝條有什么用,你帶回來做啥?”
“這是梔子花呀,把它栽到門口,過幾年就會開花的。”母親說著眼睛里充滿了喜悅。
之后,母親把枝條粗的一頭用刀切開一個小口子,并在口子處嵌入一些發(fā)絲,然后將它放到河邊的淤泥里。過了差不多兩個月,插在淤泥里的那一頭長出了嫩芽,母親將它移栽到門前采光通風最好的東南角。移栽后她警告我們:“梔子花是大姑娘,怕難為情呢,你們千萬不能對著她小便,否則就要把她羞死了”。聽了母親的警告,我們這些野小子到了梔子花那里就不能不規(guī)矩起來,不敢隨意在她面前撒野了。
寒來暑往,秋去冬來,小小的枝條慢慢分櫱發(fā)叉,漸漸長成了斗篷般大小的花樹,到了第三年上面就開出了潔白的花朵。母親看到后非常開心,她采了一朵插在自己的頭上,逢人便說這是我自家長的。村里愛美的大姑娘小媳婦看到很羨慕,就對母親說:“你也摘些給我們戴戴呀”。母親沒有吝嗇,第二天就采了十幾朵送給她們。
老家的傳言說,梔子花是有靈性的,她與養(yǎng)花人家道的興衰密切相關(guān),家道興梔子花就長得旺,家道衰梔子花就會逐步枯萎。我們家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家道算不上興旺,但自從有了梔子花之后,日子確是一天天好起來的,這一切其實都是源于母親那雙勤勞的手。
母親生了我們兄弟姐妹7人,為把7個子女拉扯大,她可真是含辛茹苦。寒冬臘月,雄雞剛叫第二遍,人家還在睡大覺,她就來到野外鋤墊豬圈的草;人家剛剛起床,她已頭冒熱氣,將一擔草挑到了豬圈旁。炎炎夏日,中午的太陽格外毒辣,人家許多人躲在家里避暑,她卻不是在地里澆水,就是在田里拔草。晚上月上柳梢時分,人家都坐在家里放松放松筋骨了,她還在地里干這干那。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她幾乎天天都是披星戴月,從雞叫忙到鬼叫,從沒有像模像樣地休息過一天。人家都叫她火燒心,意思是做什么事都是火急火燎,偏要把它做完才罷休。
母親干起活來不僅沒日沒夜,而且可以說拼死拼命。聽父親說過,人家生了小孩,一般要做完月子才下田干活,可她往往不到20天就下地了。有一年秋天,她在生產(chǎn)隊割稻子,一不小心把腿上割了一個大口子,當時鮮血直流,把田里的稻茬都染紅了,我二姐看到后嚇得直哭,母親叫她不要聲張,然后用稻草把傷口一繞,又繼續(xù)埋頭割稻,直到把田里的稻子都割完了才回家包扎。
母親干活的手腳也非?,生產(chǎn)隊里幾乎無人能干得過她。小隊長知道她的本事,所以栽秧的時候都讓她領(lǐng)上趟,這樣就能帶動整體的插秧速度。我的二姐干活比較慢,割麥割稻或插秧的時候,她就把二姐帶在身邊,這樣就能讓二姐不掉隊。有一年夏天,大隊里搞插秧比賽,她第一個栽到頭,獲得了第一名,受到了大隊的表彰,還拿到了幾尺海棠藍布的獎品。這種海棠藍是母親的最愛,她生前最喜歡穿的衣服就是海棠藍。
雨漸漸地停了,陽光從云層里鉆出來,照在梔子花上,花葉越發(fā)顯得靚麗,花瓣越發(fā)顯得圣潔,微風吹過,花朵輕輕的搖曳,我似乎看到母親正在花叢中微笑,微笑……
編輯:紅研

好消息:2021全國素質(zhì)教育新課堂教研成果評選開始了,主要有論文、課件、微課教案評選等。同時開展第十四屆“正心杯”全國校園科幻寫作繪畫大賽。主辦單位:《山西科技報·今日文教》編輯部、中國中小學教育藝術(shù)教與學研究中心、《作家報社》、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中華文教網(wǎng)等。咨詢電話;010-89456159 微信:15011204522 QQ:1062421792